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1456篇
科学研究   4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5篇
综合类   12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通常采用数字滤波与整体曲线拟合的数据处理方法.以一组泵类试验中的实测数据为例,说明数据处理的原理、计算和实现的过程,以及通过曲线拟合得到的产品性能曲线.  相似文献   
22.
面向用户的精品课程教学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当前精品课程教学信息资源(主要指课程网站资源)共享模式的基础上,针对精品课程教学信息资源共享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江苏省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提出了面向用户的精品课程教学信息资源整合方案——中心(区域性)资源整合模式,实现了课程资源的规范组织、集中存储、统一服务,并在此模式基础上建立了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23.
幸福,是人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人类挚着追求的目的和理想,他与人生、社会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此,中国古代思想家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生活心理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实行综合性学习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并纳入语文学科领域。事实上,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黎锦熙的著作《新著国语教学法》,在学科内容、教材内客、教学方式等方面实际上已存在着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25.
农村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城市相比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农村学校必须因校制宜,另辟蹊径。与大自然零距离的对话,较之于现代城市的“失忆”,遗风、遗俗、遗迹等人文资源的探究以及明显的地方特色都是农村学校极好的课程资源。即使是同样的主题,利用农村的天时、地利,照样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与城市学校各领风骚,甚至做得更强、更优。  相似文献   
26.
根据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学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从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在中西医儿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体探索案例法、互动法、模拟法等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完善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7.
以上颌中切牙为解剖学基础 ,提出了仿生种植牙模型。相同载荷分别作用于天然牙、仿生牙及骨性结合种植牙模型 ,用二维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牙周膜和仿生牙周膜的应力分布 ,对三种模型骨界面上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8.
烟花算法作为一种新型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在众多领域得到成功应用。联合采购品种的不断扩大对算法性能提出了巨大挑战。针对联合补货问题设计了基于烟花算法的求解方案,并利用基础算例证明方案有效性。随机生成的大规模算例表明,烟花算法相较于混合差分进化算法,在求解大规模联合补货问题时可获得更优的近似最优解,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稳定性,验证了烟花算法在混合整数规划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9.
二十世纪郭璞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郭璞研究主要是对其著作的辑录和对其诗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郭璞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对其所有创作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审视,研究方法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主要体现在郭璞辞赋研究、易学研究、<尔雅>注研究、<游仙诗>写作年代研究、性质研究等.  相似文献   
30.
"课程思政"是高校当前思政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它不是要取代以前通过思政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模式,而是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几门课,也不是一项活动,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缺乏协同合作机制、专业课教师无法有效找到"融入点"、理工科"课程思政"更为复杂困难与"课程思政"形式化、同质化现象等问题。据此,需要从高校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专业课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提升、学生思政的自我提升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