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10054篇
科学研究   82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23篇
综合类   600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3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664篇
  2013年   739篇
  2012年   924篇
  2011年   882篇
  2010年   694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1062篇
  2006年   1048篇
  2005年   833篇
  2004年   702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信息生态视角下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岩  马捷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56-66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伦理作为社会网络信息活动中产生的新型伦理,其规约模型的构建较为清晰地描述如何规约信息人、信息技术、社会网络环境,从而为处理社会网络伦理缺失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明确网络伦理的主体关系和研究范畴,基于信息生态的构成要素,阐释社会网络伦理的概念内涵。在对社会网络伦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伦理缺失行为的主体根源即信息人的责任意识,以责任伦理为理论切入点,构建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阐释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与该事件监管思想的契合度,最后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结果/结论]建构社会网络伦理规约的理论框架,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对于引导和规范网络信息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笔者结合几年的德育工作实践,认为:完善的制度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窗口;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3.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需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对传统的义利观进行剖析 ,指出传统的义利观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存在的价值 ,又有消极影响 ,只有对其扬弃 ,使传统的义利观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才能真正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蓬勃发展,其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但企业道德风险的大量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阻碍力量。我们必须以树立良好企业道德为根本方法来逐步化解民营企业发展遭遇的各种道德风险,不断推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5.
“劳作教育”是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劳作学校是实施其“劳作教育”的机构。职业的训练、职业训练的伦理化和共同团体的伦理化是劳作学校的三个基本任务。凯兴斯泰纳关于这三者的精辟见解,对我国职业学校开发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德育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6.
如何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是高校德育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对大学生德育理解的偏失和错位,道德的世俗化和多元化,德育的教育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构建合理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健全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67.
健全的人格品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在健全的人格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转型期社会的无序现象无疑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出现“亚失范、或“失范”的诱发因素,但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对人格品质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状况忧的内在因素。高校德育要摆脱自身的困境,改变“不作为”的状况,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人格品质培养,把倾斜点放在人格品质的培养上,这不仅是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全面推进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8.
文章从德育的内在逻辑的分析入手,对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欠缺的现状进行逻辑上的解读,从德育教育的“知道———内化———体道”的关系中,对当前的德育工作从现实和理念层面的分析中,寻求实现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9.
This case study is written for instructors of sport management courses focused on ethics and integrity-related issues in team environments. The case highlights the real world example of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Warriors varsity football that, in 2010, experienced the most significant doping scandal in Canadian university sports history, with a total of nine anti-doping rule violations asserted through the Canadian Centre for Ethics in Sport. This case study also incorporates the findings of an independent review of the Waterloo football program in relation to the use of banned substances, and includes first-hand accounts from Bob Copeland who was the acting director of athletics. These findings are then interpreted in the context of relevant theory related to performance enhancing drugs (PEDs) use. Along with the findings of this review, which included interviews with athletes, coaches, and administrators, the case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and leadership structures in a team sport environment. Particular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role that individual cognitive antecedents and contextual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e., policies, leadership, ethical climate, and infrastructure) play in ethic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70.
信息化时代,高校德育要不断创新发展,注重“道德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满个性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