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446篇
科学研究   17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84篇
综合类   18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中国古代文学中雁意象的文化内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雁 ,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在文学作品中 ,古人常以雁自喻 ,抒写内心的思乡怀旧、羁旅孤苦之情 ,以及相思哀怨的感伤 ,成为道德伦常的载体。雁意象丰富的文化内蕴 ,相沿承袭 ,给传统抒情文学和民族审美心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提升青年教师立德树人能力,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鉴于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应着重从强化思想引导、深化师德建设、坚持创新导向、注重实践锻炼、突出匠心培养、加强人文教育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3.
道德是社会生活中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它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而当今的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不能令人满意,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使祖国的未来健康成长,从而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4.
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基础上,进而从三个界面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25.
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首先是师德教育。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责所规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规范。地方高师院校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良好的学风主要表现在勤奋好学、立志苦学和创新巧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6.
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小起的盖茨比》中 ,令尼克既充当故事的主人公 ,又作为一位重要的叙述者 ,体现了作者成熟的艺术创作技巧。而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 ,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相似文献   
27.
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表现在灰色心理、学习焦虑、情爱挫折心理、人际交往弱势、过敏性认知反应等方面。大学生的亚健康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仅来自于大学校园生活和教育,更与中学教育中存在某种片面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在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中,运用他的基督教现实主义伦理观,对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伦理研究,把社会公正看作道德的最高理想,首次对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认为群体的道德低于个体的道德,分析了道德的两难处境,对我们认识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既要求具有科技知识和技能,又要求有人文素养。然而,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现在许多大学生只重实用科技课程,轻人文社科知识;重物质利益,轻人文关怀。这种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不平衡,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不和谐。为此,高等院校应切实承担起培养和造就一代既懂科技,又富有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0.
幸福之德育与德育之幸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人们在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丰富的物质与闲暇的同时,幸福感却没有同比例地增长,甚至更多了人生意义的失落,多了病态幸福的危机;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科学地进行幸福的德育教育,使德育变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幸福、培养幸福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