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3篇
教育   549篇
科学研究   14篇
综合类   3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91.
"旋律方法" 是一种能将英语学习与音乐欣赏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或唱英文歌曲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唤起积极参与意识.该方法对学生产生愉悦记忆体验、增强语感、克服"聋哑英语"、提高人文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2.
歌唱的记忆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包括"记与忆"两方面,歌唱记忆是歌唱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音乐属于听觉艺术,歌唱记忆的核心是听觉记忆和感觉记忆,要加深对作品的印象,接受外来的知识都是靠记忆完成的,它可以帮助歌唱家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技巧,促进他们在歌唱艺术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民族声乐演唱中有七个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弄清这七大问题中的有关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内部联系,是迈向民族声乐的教学和演唱的一条成功的大道.反之.如果不能弄清这些基本问题,学习民族声乐就会寸步难行,甚至产生各种嗓音疾病.这七大基本问题分别是:一、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歌唱的气息,二、民族声乐演唱的标尺--共鸣,三、民族声乐演唱的关键--打开喉咙,四、民族声乐演唱的核心--咬字吐字,五、民族声乐演唱的难点--真假声结合,六、民族声乐演唱的目的一声情并茂,七、民族声乐演唱的必然阶段--字声结合.  相似文献   
94.
“声情并茂”是歌唱者在表演时所要追求的艺术效果。文章结合歌剧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为例,指出歌唱者只有在通过分析词曲特点、把握整体乐思的基础上,做到以情带声、依声传情、归正字音、形体表演,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歌唱。  相似文献   
95.
吕淼 《科教文汇》2013,(20):112-113
声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演唱者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需要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共同配合来完成。其中,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演唱成功的前提,因此,合理地运用歌唱心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一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认知、分析和学习能力,并把加强歌唱技巧的练习、注重舞台表演的实践作为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必经之路,从而有利于歌唱者增强演唱信心、丰富演唱经验,发挥心理活动的积极作用,并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培养演唱的能力和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96.
本文提出了歌唱中的联想与想象,是表达歌唱艺术形象、丰富歌唱艺术作品、提高歌唱技能技巧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形式。并强调了歌唱中的联想与想象,是歌唱艺术深化的重要因素,是歌唱艺术情感表现的必要条件。证明了歌唱中离不开联想与想象,没有联想与想象就没有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97.
20多年来,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艺术形式的分类法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本文试图通过对“三种唱法”的内涵、历史演变以及它们的融合现状的分析,指出“三种唱法”的分类法是不科学的,各种唱法之间是相互交融的,相互融合是各种唱法的发展趋势。只有科学认清“三种唱法”的发展趋势,才能形成中国化、民族化的,符合中国人审美文化的中华声乐学派。  相似文献   
98.
李孝敬 《科教导刊》2020,(2):134-135
由于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声乐方面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有足够高的声乐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要具有声乐方面的综合素质。经研究调查发现,我国许多高校仍然使用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由于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严重的影响到了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介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以及改革,训练和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
从歌唱中情感和演唱的辩证关系分析入手,阐述了如何在演唱中把握"情"与"韵"的问题,指出了"情"在歌唱中的作用。探索如何在歌唱中实现以情带声。  相似文献   
100.
This exploratory case study examined the affordances of singing as a multimodal literacy practice within ensembles that featured art, singing and digital media produced in an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me that served a class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 and community elders. The programme that was set up by the stud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 rural school and elders' organisation saw participants meet one afternoon a week for most of a school year. Study questions concerned the meaning making and relationship‐building opportunities afforded to the participants as they worked through chains of multimodal projects.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ethnographic tools in an elders' home where the projects were completed and in the kindergarten where project content and tools were introduced to the children and extended by the classroom teacher. Theme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the juxtaposition of data in relation to the literature and study quest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nging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participants to form relationships and make meaning as a group while combining modes. Study findings foreground the communicative power of singing and suggest how singing, when viewed through a multimodal lens, might be a potent tool for multimodal literacy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