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84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7篇
信息传播   13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经济转型给我国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失业、腐败等社会问题通过各种形式侵蚀着我党的政治权威。如何消弭这些负面因素,加强党的政治权威,成为新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小康”的首要任务。章通过回顾我国政治权威模式演变的三个阶段,分析我党政治权威在政策、过程、体系三个层次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转型时期加强党政治权威的三条途径,即:执政政策理性化、执政过程制度化、执政体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具有政治现代化的特征,它是传统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方式。辛亥革命推翻了东方的帝王专制,造就了中华民国,变更了中国政治统治的合法基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引进了国会、宪法和总统等西方的新制度文明,引起了政治结构的分化;开创了中国“宪政之治”的新传统,终结了传统中国“朝代国家”的型态,造成了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彻底变革了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增强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带来了政治参与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网络日益成为民众发布信息、表达民意的平台,同时为政府了解民意、改善民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如何正确分析和界定网络舆情,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网络执政能力,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成为政府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社会和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师的知识权威产生了变化,但从实质上看并未消解,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仍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此要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考察来全面地看待。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权威的创新精神、开放合作精神、自由民主精神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严格的学术规范等精神气质更加彰显。高校充分发扬这些学术权威精神,为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严谨治学的向真向善向美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其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当被应用于道德教育层面。涂尔干从社会学角度入手,指出惩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目的在于帮助培养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尊重之感。只有采取说理的方式,能够引发儿童的道德羞耻感的惩罚才会对儿童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已于今年初收回死刑核准权并统一行使,本文力图从刑事诉讼正当程序理论入手,探讨在我国死刑正当程序建立之前,分析死刑复核程序客观存在的有限正当性。  相似文献   
18.
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在乡村社会取得合法性,国共两党采取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国民党试图从外部将自己的代理人植入村庄而未能,只得依赖旧式精英统治的村庄,共产党在村庄内部有效地培植了自己的代理人而实现了政权的合法化建设,完成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蒋建华 《教育学报》2005,1(2):26-31
在已有课程权力定位的基础上,克服集权与分权的困境,建立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市民社会理论所阐述的权力多极化的课程权力定位。其以分权为基础、以细分课程权力为手段,各种权力由相应的权力主体行使而不是笼统地提集权、分权或共有的课程权力分配体制,其核心是向社会分权。  相似文献   
20.
论宗法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重分析中国古代父系氏族形成后,宗法制的确立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和在封建社会各时期的演变,对我国历史、社会发展,民族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