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196篇
  免费   1076篇
  国内免费   3188篇
教育   266494篇
科学研究   34056篇
各国文化   5441篇
体育   25893篇
综合类   8226篇
文化理论   4804篇
信息传播   76546篇
  2024年   1896篇
  2023年   6980篇
  2022年   2338篇
  2021年   3175篇
  2020年   4155篇
  2019年   4119篇
  2018年   2466篇
  2017年   3586篇
  2016年   4793篇
  2015年   7994篇
  2014年   23366篇
  2013年   18337篇
  2012年   23832篇
  2011年   29253篇
  2010年   27098篇
  2009年   28235篇
  2008年   31473篇
  2007年   25699篇
  2006年   26890篇
  2005年   27527篇
  2004年   25900篇
  2003年   25208篇
  2002年   18600篇
  2001年   17188篇
  2000年   11808篇
  1999年   4231篇
  1998年   3136篇
  1997年   2819篇
  1996年   2206篇
  1995年   1674篇
  1994年   1323篇
  1993年   969篇
  1992年   1080篇
  1991年   952篇
  1990年   600篇
  1989年   44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我国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应用,互联网技术已经得到了全面普及。各行各业也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多媒体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被广泛应用,极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就此探讨了基于"云课堂"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2.
“亲身”连用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动+名”的短语结构。在句法位置改变、语义变化、韵律需要、高频使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亲”“身”语义逐渐融合,位置逐渐固定,宋代时已有成词倾向,明代以后最终成词。  相似文献   
23.
教研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独特经验和优良传统,却长期被当作"舶来品",被看作是新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结果。通过梳理晚清实行新学制以来的研究史料、查阅民国时期的校史档案,可以发现:教研源于中国本土实践。其先于清末推行新学制时萌芽。在新教育思潮的影响、民国时期教育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教育先行者身体力行的推动之下,一批民国时期新学校通过实验研究以适应教学新法,逐渐探索形成了较为体系化、制度性的教研经验。中国教研不是"以俄为师"的结果,而是对中国几千年优秀"师道"文化的传承,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24.
25.
众所周知,我国自建党建国以来,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治国的重要思想。为了做到创新,并使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更符合国情,一方面,应做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改造工作,另一方面则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如何科学利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念,可谓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6.
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元祥 《教育研究》2020,41(4):4-15
  相似文献   
27.
身体活动不足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的重要原因,如何多方位监督、监测并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研究者抽样访谈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青少年、家长、中小学特级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对访谈文本运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出包含34个概念、13个子范畴和4个主范畴的青少年身体活动"家校社三不脱离模型",继而基于理论模型设计出包含180个题项的初始量表。经过信度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最终验证研制出包括4个分量表12个维度94个题项的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因素量表。  相似文献   
28.
29.
以往学术界多重视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而在中国现代史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重大却一直未能很好解答,甚至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的理论问题:“史学与人民的关系”。清末的史学从业者对“史学”的认知分歧不大,但对“人民”的认知分歧较大;民国时期学者对“人民”的认知分歧缩小,但对“史学”的认知趋于多元。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史...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