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4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教育   30862篇
科学研究   2703篇
各国文化   394篇
体育   2330篇
综合类   939篇
文化理论   426篇
信息传播   5487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795篇
  2015年   1899篇
  2014年   4851篇
  2013年   2893篇
  2012年   3522篇
  2011年   4067篇
  2010年   3370篇
  2009年   3245篇
  2008年   4667篇
  2007年   2950篇
  2006年   2103篇
  2005年   1853篇
  2004年   1037篇
  2003年   898篇
  2002年   791篇
  2001年   635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每日与职场人士相伴的办公桌,既属于办公室的公共空间.又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个人风格的烙印。近日.智联招聘的职场人办公桌调查显示.超过半数人都认为办公桌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做事风格.近六成人认为办公桌的整洁程度会影响自己在老板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992.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它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属性。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人,是素质教育的至上目标和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993.
上世纪末,希腊政府对本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重构.变革后的希腊职业教育与培训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以下新的特征:在实行普职双轨制的同时,实现了普职相通;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统一了高中后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推行工学交替式职业教育与培训,鼓励社会合伙人的参与;借鉴欧盟的许多做法,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等.  相似文献   
994.
1.我国古代的哲学著作《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意思是说人的存在--不只是身心的发生学来源,而且包括人之生活的方式和内容--都是取法自然的.  相似文献   
995.
高洁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3):122-122
一、人自身的统一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天地乃为一体,人这一主体生命与客体生命是一脉相通的,本质上是一体的.可以说只有人类完成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即自身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愿望.  相似文献   
996.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的思维理念。高等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统筹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协调发展,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997.
《红楼梦》的作者以博大的爱心关注末世封建贵族大家庭中青年女性的悲剧命运,这种关注不仅仅表现在对贵族小姐们的婚姻悲剧和人生悲剧的深刻描写上,也表现在对丫环们的人生悲剧的成功描写上。她们之中,对晴雯、鸳鸯、袭人三个大丫环的描写尤为突出。 一、勇晴雯饮恨夭风流 “晴雯,晴雯,你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丽、最动人的女性形象。”这是红学家蒋和森在《晴雯赞》中的由衷赞叹。受这个小人物感染的读者岂止蒋和森一个人!请看,王昆仑先生写在 1944年的短文《晴雯之死》中的这一片断:“过去有的读者说:平儿使人爱,鸳鸯使人敬,袭人…  相似文献   
998.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教育,同其它任何教育一样,都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发展人为核心,以人的可持续教育为根本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不应只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999.
以体育教育思想和我国体育教育发展为基础,以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的,研究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提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本依据、素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科技风》2002,(2):58-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