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463篇
  免费   2562篇
  国内免费   3403篇
教育   329786篇
科学研究   55830篇
各国文化   1273篇
体育   19582篇
综合类   15047篇
文化理论   4295篇
信息传播   64615篇
  2024年   1807篇
  2023年   6795篇
  2022年   4092篇
  2021年   7141篇
  2020年   7859篇
  2019年   7997篇
  2018年   4090篇
  2017年   7057篇
  2016年   8740篇
  2015年   14408篇
  2014年   35996篇
  2013年   31835篇
  2012年   39701篇
  2011年   41520篇
  2010年   34173篇
  2009年   33312篇
  2008年   42100篇
  2007年   32641篇
  2006年   24427篇
  2005年   25353篇
  2004年   16313篇
  2003年   13771篇
  2002年   12983篇
  2001年   11078篇
  2000年   8562篇
  1999年   3373篇
  1998年   2414篇
  1997年   2490篇
  1996年   2150篇
  1995年   1705篇
  1994年   1356篇
  1993年   896篇
  1992年   629篇
  1991年   464篇
  1990年   447篇
  1989年   442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5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我们更多片面地强调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忽视了物理学科的德育任务和红色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其实物理教学中的德育任务和红色文化的渗透有自己的特色,虽然物理属于理科范畴,强调对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但是同时也蕴含着大量的红色基因,而这些红色基因需要物理教师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将其应用于德育教学之中。虽然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其核心都是力求丰富教学内涵。教学内涵的丰富,仅靠形式的改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充实与多样。  相似文献   
103.
学科投入要素配置在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和核心作用。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包含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团队、科研基地、学术治理结构五个要素组成的学科投入要素集合。在比较中美两所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要素基础上,发现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文化浸入特征,投入要素之间相互耦合且与学科软件环境充分融合。因此,世界一流学科组织化建设需要从确定学科特色、科学测量学科投入产出效率、兼顾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4.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联系生活、探讨素材、趣味活动、善用反例和自助归纳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5.
以"遗传信息的传递"的教学设计为例,利用"Who Am I/谁与成双/绘我故人影"的小诗步步展开,层层吸引学生深入学习。通过假说的提出与提炼、探究活动、模型建构与评价等活动有效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精神与理想信念的升华与凝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中共党史划分了红色文化育人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就阶段特征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在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等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以通过增强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基础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素养、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实行多种混合教学模式以及学校加大实际支持力度等策略来培养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混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0.
目前,京津冀区域内物流业正在深入协同发展,选取相关数据,通过统计京津冀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测算碳排放量,剖析其成因,从制定政策、推行标准、调整运输结构等方面构建京津冀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路径,实现降低碳排放量的目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构建绿色物流体系,最终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