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2988篇
科学研究   209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06篇
综合类   97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10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吴言 《新闻界》2004,(1):66-66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写得越客观越好,但客观不等于没有倾向,凡形成文字的报道总内含了记者的立场、观点与倾向,这已被新闻大家们所确认(如胡乔木同志的论述等)。包括标题(不是所有的标题),因为新闻内容各异,有些新闻标题带点感情色彩或倾向也是必要的。比如:1月19日日本政府派出的自卫队在二次大战后第一次离开本土,开进了伊拉克,这是举世瞩目的事情,特别亚洲人民见了,总不好受。翌日各报发新华社稿时,作题不一。经济日报:日本自卫队开进伊拉克;解放日报:日自卫队先遣队入伊;文汇报:自卫队先遣队入伊;新民晚报:日自卫队抵伊拉克;青年报:日…  相似文献   
52.
杨涌 《传媒观察》2004,(10):60-61
2004年8月17日《新华日报》B2版刊登的头条报道“液化气呼唤涨价为哪般”,是笔者采写的一篇质疑液化气公司涨价,替百姓说话的新闻通讯。该文发表后,南京部分媒体纷纷响应,就液化气涨价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进一步提出疑问,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53.
重庆井喷事故234条人命、北京密云灯展踩死37人、吉林商厦火灾53死71伤、浙江海宁土庙火灾39死4伤,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似乎已经让人们对死亡数字变得越来越麻木,除了对不断争创新高的死亡人数感  相似文献   
54.
新闻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基于人民委托所享有的依法从事采访、写作、发表、出版新闻作品并不受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相似文献   
55.
我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25年来坚持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56.
改革开放之初,曾有一位学者把中国新闻媒体和西方的新闻媒体作了比较,然后提出了一个结论:我国的新闻媒体只报喜不报忧(这当然主要指文革及文革后期),缺乏舆论监督,好比是“喜鹊”,而西方的新闻媒体反面报道多,舆论监督力度大,好比是“乌鸦”。  相似文献   
57.
报刊在将越来越多的版面空间留给娱乐新闻的时候,我们却读到了越来越多的娱乐记者被打的新闻。去年以来频繁发生的剧组殴打记者事件.在中国娱乐新闻的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从事件的恶劣程度、造成的后果之严重性上来说,更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58.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在公众中所具有的信任度。这种公信力来源于新闻媒体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是否能够遵循及时、客观、准确的原则。一般来讲,信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没有人们相互间享有的普遍的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前  相似文献   
59.
新闻照片和文字报道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这种形象性在舆论监督中主要体现在“四可”上:  相似文献   
60.
2003年5月9日,福建某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家长给当地一家新闻媒体的热线来电反映,其孩子所在的小学为了防治“非典”,要求每个学生买一支体温计交给老师,以便每天测体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