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37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教育   17429篇
科学研究   4582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581篇
综合类   841篇
文化理论   193篇
信息传播   10143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872篇
  2022年   665篇
  2021年   1046篇
  2020年   1357篇
  2019年   1365篇
  2018年   784篇
  2017年   1401篇
  2016年   1765篇
  2015年   2266篇
  2014年   3559篇
  2013年   2385篇
  2012年   2592篇
  2011年   2492篇
  2010年   1770篇
  2009年   1864篇
  2008年   2084篇
  2007年   1466篇
  2006年   1230篇
  2005年   1004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提高了学术信息传播与推送效率,丰富了学术信息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学术信息在学术生态中呈跨平台传播态势,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平台和期刊官方网站是重要的学术信息推广媒介。[方法/过程]以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统计C刊微信公众号开设情况,分析C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数据和同期CNKI论文下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C刊微信公众号运营能力有待提升,运营数据显著影响CNKI平台论文下载量。提出C刊公众号运营应进行持续性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
在技术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实体空间的"场所"价值,是关乎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公众认知角度探索图书馆"场所"价值,能够发现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选择上海图书馆、浦东图书馆和滨海新区图书馆三所代表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平台上的网络评论信息,综合运用Python、Jieba分词、SnowNLP等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从高频词分布、情感分析和时间序列三个维度,对社会公众认知情况进行了文本挖掘。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图书馆仍然是重要的公共阅读"场所";公共图书馆"场所"服务颇受欢迎,社会评价极为正面;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场所"价值认知的特征所在。在技术时代,公共图书馆应当高度重视"场所"价值的公众认知新变化,可以将文旅融合作为未来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助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3.
对省级公共文化云微信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进行研究,探索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以S—O—R理论为逻辑框架,整合ECM—ISC和D&M理论模型,同时引入沉浸体验变量,建立研究模型。通过问卷对“江苏公共文化云”微信用户进行持续使用意愿调查,再利用SPSS 26.0和AMOS 26.0软件对模型中所含变量与假设进行验证。用户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省级公共文化云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期望确认度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沉浸体验,间接影响用户满意度;服务质量显著影响期望确认度,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沉浸体验;信息质量对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和沉浸体验的影响未能通过验证。  相似文献   
84.
针对目前地方高校所面临的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常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构建一个经济实用且能够适应地方高校运行模式的精密仪器共享平台,从平台搭建、平台管理、平台效果、平台优缺点四个方面对该共享平台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并针对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学校已有的第三方教学平台进行补充改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85.
多元媒体融合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为中小学自然科学学习方式革新带来机遇。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突破了资源屏障和时空界限,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学习朝着个性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以媒体融合为背景,结合中小学自然科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特点,探研媒体技术在中小学自然科学学习中的有效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主要呈现方式和具体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86.
对于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外地工作的流动青年,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建立起与流入地的心理连接,关乎个体在新城市的融入程度与生活状况,进而塑造了个体的"地方感"。既有研究表明,媒介使用会影响个体的地方归属与认同。本研究以379名流动青年为被试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当代流动青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流入地地方感建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流动青年的微信使用能够正向预测该群体对流入地的地方感;引入社会资本变量后发现,桥接型社会资本与黏合型社会资本是微信使用与地方感构建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此结论揭示了媒介使用在地方感构建中的意义,并突出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路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解码爱奇艺     
实现内容付费是互联网平台孜孜不倦的梦想与追求;但较早实现这个梦想,则始自爱奇艺这样的长视频网站,从这个角度看,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信息接受习惯,也改变了视频媒体传统运营生态和盈利模式。在常年形成的免费收看电视用户习惯下,爱奇艺如何逐步改变用户思维定势,改变媒体传统盈利模式,在国内实现大规模内容付费?这种内容付费模式当今面临怎样的挑战?当前,视频平台运营模式存在怎样的困境?为什么连年亏损,至今看不到盈利曙光?视频平台如何应对困境?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爱奇艺。  相似文献   
88.
基于角色理论对微信朋友圈的应用功能进行分析:朋友圈“晒客”的角色认知和自我呈现、朋友圈点赞与评论转发的角色认同和角色互动、微商的角色期待和角色扮演以及微信点名游戏、谣言参与者的角色压力和角色规范等,扩展了“手机人”现象的研究视角,进一步证实“手机人”的社会存在,总结出“手机人”的角色特征,为“手机人”的角色学习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并通过微信虚拟社交的剖析映射社会角色的变迁。  相似文献   
89.
“纵横谈”是县域主题的政务活动报道,旨在展示新一届县(市、区)委书记的新担当、新思路,营造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在彰显该主题报道传播力的同时,县(市、区)委书记不再仅仅只注重上述“功用”,还开始进行直播带货、招商环境展示、办实事成果发布、民意搜集等附加项目,“纵横谈”已渐显综合平台效应。  相似文献   
90.
“体操之乡”仙桃,“10万+”了。仙桃火了。2021年11月24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因为湖北日报《破冰与突围·县(市、区)委书记全媒体纵横谈》的重磅推出,仙桃“出圈”了,成为网上、网下人们争相谈论的热点。“没想到访谈效果这么好,不虚此行,为你和湖北日报点赞。”仙桃市委书记罗联峰对我说,当天,浓墨重彩的多个产品亮相报端网,湖北日报刊发2000多字访谈稿件《仙桃市委书记罗联峰——在全省率先挺进县域经济50强》,微信推出《亚洲“唯一”体操之乡,要跳起摘这个“桃”》,视频号推出“书记一句话推介仙桃”,迅速火遍全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