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3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教育   31547篇
科学研究   2808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850篇
综合类   1198篇
文化理论   171篇
信息传播   270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552篇
  2020年   699篇
  2019年   704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832篇
  2016年   1074篇
  2015年   1659篇
  2014年   3338篇
  2013年   3588篇
  2012年   4199篇
  2011年   4019篇
  2010年   2972篇
  2009年   2674篇
  2008年   3053篇
  2007年   2298篇
  2006年   1620篇
  2005年   1579篇
  2004年   962篇
  2003年   629篇
  2002年   590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全面铺开,这期间,关于历史教育的主旨,历史教育的形式,以及历史教育的目的成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们关心和讨论的主要问题,笔者近来偶然读到一本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颇有一些感想,仅将我们的一点思考粗略成文,求教于各方大家。  相似文献   
62.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日益全球化,市场竞争逐渐激烈,我校把培养高质量合格人才摆到了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基础课课堂教学质量的现状和基础课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制度的分析、阐述,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目标,指出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3.
64.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方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现在已进入终身学习的社会,作为学校教育,理应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加强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即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活动作为对象加以主动积极的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在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65.
关于中学体育创新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学体育创新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中学体育教学过程较重视体育对人的生物学改造,而忽视体育教学深层次的、内在的创新问题.结合调查,分别就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以及体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与学生体育学习考核评价的创新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66.
67.
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理解、认识与把握,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目前,新课程的师资培训正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本文围绕新课程培训应该注意什么,如何采用有效的培训策略及加强培训质量监督、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等,提出了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68.
对新时期中国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成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必须进行体育的社会化,这是新时期中国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解决新时期我国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途径。定位中国体育社团的社会化路径,打破体育社团与政府职能错位的旧体制,使得权利在政府与社会间“回归自然”,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中发挥出作用。  相似文献   
69.
新课程“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打破了学科本位的强调技术而忽视学习者感受与体验的“器物”性质,引发了教育者对教育理念的思考,形成教育价值与教育现实的撞击。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提倡致力于训练受教育者的“获利”功能而更注重培育人的精神、关注人的发展。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验的联系。  相似文献   
70.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学校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理论课题。职业院校为什么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怎样才能取得更大教育活动实效,本文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