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885篇
科学研究   411篇
体育   1130篇
综合类   29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腘绳肌损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损伤后极易复发并影响运动表现。运动员团队最关心的问题是能否尽早恢复训练和重返赛场,尽可能减少停训反应,但是盲目地早期运动,不仅加重症状,再次损伤的风险也会升高。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建议做好临床、运动功能、心理三方面的评估,达到以下标准方可重返赛场:损伤部位无痛,患肢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恢复伤前水平,无疼痛恐惧感,力量达到伤前90%水平;加减速、冲刺、变向、耐力、灵敏度、有氧和无氧等运动专项能力达到伤前90%水平;心理评估分值达到75分以上,恢复重返赛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62.
乒乓球是我国国球,也是普及率最高的球类运动之一,每年都有无数的乒乓球爱好者与专业运动员从事这一项目。但乒乓球同样易于因过度训练或姿势不当而引发一系列的损伤。乒乓球运动所造成的损伤多为慢性损伤,其多发部位为腰部、肩部与膝部。因为在乒乓球运动中人体始终要保持上半身前倾状态,前倾时人体棘上韧带始终紧张,竖棘肌也同样保持着收缩状态。  相似文献   
63.
肩袖损伤是导致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运动性创伤或退行性病变。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来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是神经肌肉系统障碍的有效康复治疗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肩袖损伤的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研究PNF对于神经肌肉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重点阐述PNF应用于肩袖损伤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
对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理清其发展脉络与研究动态。可以认为:在FMS的有效性、一致性、准确性等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有关各类人群损伤风险临界值的确定、评分标准及与个体运动能力的相关性等研究领域仍处于停滞状态。除部分专业运动员之外,不同职业或年龄人群的评估研究数量仍偏少,而且评价缺乏相应的标准。结论:需要明确不同人群的FMS评价标准,进一步检验其损伤风险评估的临界值,重视不同人群的评价得分与训练反馈信息,为完善与推广FMS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田径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方法:通过对136名男性田径运动员进行身体测试及运动损伤情况调查,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体成分、关节柔韧性、关节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田径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胭绳肌拉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因素(OR值=1.31)和陈旧性损伤(OR值=9.81);而腹股沟部...  相似文献   
66.
功能训练的理念来源于康复领域,现已逐步应用到运动训练中。由于乒乓球运动的项目特征,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腰椎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部位容易出现运动损伤。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常出现的功能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功能训练建议。乒乓球运动员可根据情况,增加改善肩关节、胸椎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活动范围的训练,提高肩胛骨、核心和下肢稳定性的训练,以及改善肩袖、躯干肌力不平衡的训练,通过针对性的功能训练有效减少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沪两省市194名游泳运动员进行运动性伤病调查,主要从运动性伤病的类型、部位、性质方面对比分析不同竞技水平游泳运动员的伤病表型特征。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运动性损伤较常见,多以慢性劳损为主,损伤部位依次为肩关节、腰背部和膝关节;一般运动员常发生急性损伤,损伤部位依次为膝关节、肩关节和腰背部。两组运动员鼻炎和中耳炎均常见。因此,依据运动性伤病的可能原因与机制,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运动性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为有效预防竞技运动损伤,促进业界重视心理因素在预防损伤中的作用,对国外竞技运动损伤心理预防的概念模型和框架进行梳理,发现各类心理因素对发生运动损伤的影响路径被进一步整合和细化,不同水平层次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开始受到重视,无论是特质理论还是应激—损伤理论、行动理论、状态理论,都强调了压力反应这一重要变量,全面、多方位考察风险文化和行为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互动的理论视角是该主题未来的趋势。未来需要规范运动损伤的定义和测量方法,有必要开展运动员及其有关情况的针对性调查,还应该注重重复测量研究设计以及使用被忽视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9.
针对常规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因运行期裂缝过宽而引起的结构耐久性问题,本文利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对改性为钢衬钢筋钢纤维混凝土压力管道方案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通过与常规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方案计算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下钢衬和钢筋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设计内水压力作用下,改性为钢衬钢筋钢纤维混凝土压力管道结构有很好的限裂能力,其初裂荷载有较大提高,外圈钢筋的应力下降,管道裂缝宽度显著减小,结构耐久性增强。分析结果为钢衬钢筋钢纤维混凝土压力管道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只,制备兔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分钟再灌注3小时。3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MI/R组(I组,n=10),MI后5分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滴速0.5ml/min;硝酸甘油治疗组(Ⅱ组,n=10),MI后5分钟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1.25mg加生理盐水250ml,以1μg·kg^-1·min。静脉滴注至实验结束;左-卡尼汀治疗组(Ⅲ组,n=10),MI后5分钟给予左旋卡尼汀3.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至实验结束。观察指标包括: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演变;术前及再灌注末动脉血游离脂肪酸(F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OK-MB)、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心肌梗死范围的测量。结果:与MI/R组比较,硝酸甘油治疗组和左-卡尼汀治疗组心电图ST段出现有效改善。MI/R组、硝酸甘油治疗组与左卡尼汀治疗组术前CK-MB、AST、FFA及SOD含量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处死动物前,与MI/R组比较,硝酸甘油治疗组与左卡尼汀治疗组CK-MB、AST及FFA含量明显减少,SOD含量明显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卡尼汀组与硝酸甘油组比较,CK-MB、AST、FFA及SOD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MI/R组、硝酸甘油组及左-卡尼汀组之间比较,三组总缺血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与MI/R组比较,硝酸甘油组和左卡尼汀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以及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