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7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81.
程嘉钧 《东南传播》2014,(2):103-104
本文分析了五年以来《新闻联播》报道清明节相关的新闻话语。笔者认为《新闻联播》首先加重了有关清明节本身的新闻话语的分量;其次,相关话语体系有着明显的变化,除了继承了以往对于革命先烈的缅怀这一传统的话语体系之外,还增加了诸多关于传统文化、服务性信息的话语体系。无论对于节日本身还是对于《新闻联播》,这些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2.
胡永辉 《新闻窗》2014,(1):55-55
时政报道是各级电视台《新闻联播》类栏目最重要的新闻品种,也是区别于其他栏目的一个显著特征,但同时,时政报道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却往往是单调、枯燥。其实,单调和枯燥不是时政新闻本身具有的属性,它其实是一个新闻富矿,给大家留下这样的印象主要是我们制播理念和制播技巧没能与时俱进造成的。改进和加强时政新闻报道,提高报道质量和水平,是主动适应党委、政府对媒体宣传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新闻联播》类节目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83.
曹春银 《新闻窗》2014,(6):70-70
一、个性化的电视新闻播音风格 一般来说不是大众化的东西就与个性化有关系,即是以大众化为基础添加一些独特和另类的东西,使其别具一格,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状态1。但是新闻与其它的讯息有所不同,真实性是新闻的最基本要素,必须掌握好真实性与个性化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不管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还是地方上的新闻节目,深入人心的是准确、简明以及严谨的主持风格。严肃、端庄、认真、大方等这些是观众对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基本认识,语音准确、口齿清晰是对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84.
播报时政新闻是地市电视台的重要职能,是"新闻立台"的重要支撑。当前,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普遍缺乏吸引力、影响力,如何改进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新闻报道是面临的共同课题。基于此,试图从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改进与创新的实现途径和保障等几方面探讨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改进与创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885.
5月24日,按照河北电台大型走基层报道《走进魅力村镇》播出安排,河北电台新闻频道《全省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来自沧州东光县连镇的报道《壮举与悲歌的交响》,当晚,河北电台手机客户端“即通”同步上线题为《糯米筑大坝,百年后仍能扛得住洪水,你信吗?》的稿件。结果这篇稿件一上线,便以其特有的魅力赢得用户青睐,迅速走红,不到一天点击量便突破一千,目前达到1890次点击量,在已经播出的70多篇《走进魅力村镇》报道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886.
一、小人物登场:“微”故事书写典型人物新闻
  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上,央视一直扮演着“风向标”的角色,长期以来,在荧屏上的典型人物多为任长霞、牛玉儒这样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的公仆干部、优秀党员,牺牲生命的英雄人物,观众们在感动之余,对这些人物似乎总是缺少一些“接地气”的共鸣感和亲切感。2009年8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用2分54秒的时间报道了网络红人“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首开人物创新先河(1)。2009年,微博诞生,2013年,微博已经成为数亿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微博同样成为新闻类节目的重要线索来源之一,小人物的“微故事”开始占据典型人物新闻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87.
肖嵩 《新闻战线》2015,(3):106-107
电视方言节目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它在传承地域文化,满足特定受众的欣赏需求等方面有着普通话节目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各地方言节目的大量涌现,同质化现象严重,受众面狭窄,节目品位不高等问题影响了方言节目的有效传播。因此必须从塑造有个性的主持人来树立栏目的品牌意识,扩大收视群体,实现跨区域发展等方面着手,实现方言节目的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888.
郑芬 《东南传播》2015,(1):127-128
微信公众订阅号的阅读点击量显示,传统媒体上被认为"僵化"、"八股"的时政类新闻,在新媒体式文风的改造下,可以成为用户热捧的新闻。新媒体成为改革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试验田。时政新闻如何摈弃传统套路,用全新的语态和报道思路,在新媒介平台上赢得传播的生命力?本文以新晋上线的微信公众订阅号"福建新闻联播"的文风改革为例,探讨时政报道在新媒体上的转型突破。  相似文献   
889.
事件要点中国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2013年9月1日起,我国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全国统一编码,终身使用。该系统已于2013年全部建成,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观察角度当下而言,"高考移民"、"一人多个学籍"并非稀罕事。虽然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屡屡出台政策  相似文献   
890.
李春梅  王婉莹 《传媒》2021,(10):49-51
在移动互联时代,主流新闻媒体需要调整自身表达方式,以满足新时代的传播规律与用户需求.在这一背景下,经典的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联播》通过强化新媒体布局,采用大屏小屏互动、IP内容互动、年轻化语言互动等方式丰富新媒体形象,在传播渠道、内容形态、互动形式等诸多方面提升了年轻化表达能力,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一探索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