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篇
教育   695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诗坛上最具特色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创作的近百首无题诗。无题诗是他诗作的思想艺术特征与他高度成就的综合表现,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其旨意深远,形式优美,思想和艺术成就都很高。  相似文献   
72.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著、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致,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  相似文献   
73.
李商隐和郁达夫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著名的人物,两人生活的历史时代相距一千一百余年之遥,但是两人的诗歌艺术风格却十分相近。究其根底,他们都是在很好的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转益多师,推陈出新,自成面目。对李、郁二位诗人的诗风进行比较,对当代诗歌和传统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4.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他别具一格的独特创造。由于其诗意婉转、扑朔迷离,再加上诗人自己曾说"楚雨含情皆有托",因而历来研究者对其创作旨意看法不一。文章拟就诗中的情感品质及格调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5.
《旧唐书·本传》评价李商隐的《锦瑟》为他"坎壈终身"的命运写照,其是诗人生命的最后阶段的作品,读来只觉呜咽缠绵,满纸血泪,有一种直达肺腑的震撼,分明便是来自诗人灵魂深处的生命绝唱。那么,就此诗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哪些无奈与伤感呢?  相似文献   
76.
王学东 《教学随笔》2013,(Z1):11-14
<正>诗歌的艺术手法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打通这一关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笔者就古典诗歌中常用的几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谈一点浅见。一、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古典诗歌中,直抒胸臆仅是独特的抒情方式,而间接抒情却十分普遍,手法也丰富多彩。(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77.
李商隐是第一位以无题诗为题大量写作无题诗的人,他的无题诗意境含蓄,储蓄朦胧,大多以悲美的爱情为主题,描写缠绵细致的爱情,感伤悲美精致绝伦。表达对人生的感悟,感叹生活的无奈,亦有对美好爱情的褒扬,传达着对女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78.
徐雷 《成才之路》2013,(29):69-69
多年前读唐人李商隐的《无题》,不觉心驰神伤。 李商隐作诗五百五十首,以爱情诗成就最高,其中尤以《无题》这首诗最为魅力四射,它描写的爱情深远绵长,风格绚丽,历代传诵不衰,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对爱情的向往和坚守的依据。其余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一样都美不胜收。辛文房曾评日:“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  相似文献   
79.
柴亚茹 《成才之路》2013,(19):95-95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杰出诗人,他的诗从题材上可分为四类:政治诗、咏史诗、咏怀诗、无题诗。这些诗无论从反映社会的深度还是广度,还是在开拓和创新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造成李商隐人生悲剧的原因,一是晚唐时代政治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其中尤以党争的影响最为重大,使得他的政治理想在现实环境中必然落空;二是诗人自身性格情感的内在矛盾冲突,他的家庭出身、自负与自卑相扭缠的性格、对高洁脱俗品格的追求以及多情善感的特点,是导致他人生悲剧的主观原因。两者相互作用,成就了李商隐的悲剧人生和诗歌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