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11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用数量分类技术比较研究了国产萱草属植物的核型。所研究的分类群是:Hemerocallis citrina, H.dumortieri,H.esculenta,H.forrestii,二倍体和三倍体H.fulva,H.lilioasphodelus,H.mid- dendorffii,H.minor,H.multiflora,H.plicata。结果表明,物种形成已发生在染色体水平,染色体 变异与形态变异基本一致。结果支持将H.citrina和H.minor作为H.lilioasphodelus的亚种,H. esculenta作为H.dumortieri的变种。结果不支持将H.middendorffii作为H.dumortieri的变种,也 没有发现H.multiflora与H.plicata密切相关的证据。  相似文献   
92.
类叶升麻具有毛茛科中最对称和最原始的核型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以前的报道,类叶升麻 Actaea asiatica  Hara具有10条大型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6条较大     的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核型在毛茛科中显得最为对称和原始,而类叶升麻属的其他种类具有10条     大型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条较大的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两条没有短臂的染色体。在毛茛科中,同     一属的染色体形态通常十分相似,因此上述类叶升麻的核型分析结果十分可疑。本文重新检查子该种     的染色体。结果表明其核型与该属其他种类的核型没有明显区别。与升麻属其他4属,即 Beesia,     Anemonopsis,Souliea,Cimicifuga相比,类叶升麻及该属其他种类都具有两条没有短臂的T染色体,因     此类叶升麻属 Actaea L.的核型不对称性程度在升麻族中显得最高,其核型在该族中也可能最为进化,    这两条T染色体可以作为类叶升麻属的细胞学标志,据此可以将该属与升麻族其他4属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3.
 在文献中,小萱草Hemerocallis dumortierii Morr、北萱草H.esculenta Koidz.和大苞萱草H.mid- dendorfii Trautv et Mey被认为属于同一生物学复合体,并被处理为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本文比较分 析了北萱草及大苞萱草的核型。北萱草和大苞萱草的核型分别为:2n=2x=22=12m+8sm+2T和2n =2x=22=10m+6sm+4st+2T。两个类群的核型差异水平已超出种内变异水。另外,大苞萱草以其 具有宽大苞片包裹的类头状花序,并且产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南达辽宁干山地区,但绝不分布到大陆40° N以南地区而显著不同于分布华中、华北的北萱草。根据核型、外部形态及地理分布资料的综合分析,北萱草与大苞萱草应区分为不同物种,而不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同时,在系统发育上大苞萱草比北萱草进化。  相似文献   
94.
 对我国木兰科Magnoliaceae含笑属Michelia 12个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核型公式如下:火力楠 M.macclurei var.sublanea 2n=34m(2SAT)+4sm;白兰M.alba 2n=34m+4sm;多花含笑M.flori- bunda 2n=30m+8sm;黄兰M.champaca 2n=32m+6sm;石碌含笑M.shiluensis 2n=32m+6sm;阔 瓣含笑M . platypetala 2n=32m+6sm(2SAT);含笑M.figo 2n=32m+6sm;深山含笑M.maudiae 2n=32m+6sm;长蕊含笑M.  longistamina 2n=32m=6sm;金叶含笑M.foveolata 2n=34m=4sm; 野含笑M.skineriana 2n=30m+8sm;峨嵋含笑M.wilsonii 2n=30m+8sm(2SAT)。该属核型全部为 对称核型,除多花含笑为1A类型外,其他均为2A核型。含笑属种间核型具有很大相似性,核型资料对该属属以下的分类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罂粟属3种植物的染色体核型。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18sm+4st,虞美人(Papaver rhoeas)的核型公式为K(n)=1x=7m,伪东方罂粟(Paparpseudo-orientale)的核型公式为K(2n)=6x=42=6m+30sm+6st。虞美人的核型类型属于1A型,罂粟、伪东方罂粟均属于3A型。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155例临床诊断为肌无力的患者及其双亲进行外周血体外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出染色体畸变患者30例,占19.35%;双亲染色体有畸变者4例,占2.58%。发生畸变染色体有NO.3、NO.6、NO.7、X、NO.8、NO.17、NO.19、NO.21及NO.22;染色体畸变类型有缺失,易位、断裂、裂隙及数目异常;结果显示肌无力形成与多条染色体畸变相关联,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尤其是产前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7.
文章对我国2种车前属Plantago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分析.2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2.它们的核型是:海滨车前P.camtschatica Link,Enum.2n=2x=12=8m+4sm;毛车前P.jehohlensis Koidz.2n=2x=12=6m+4sm+2st.它们的核型均属“2A”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P.camtschatica Link,enam.2n=2L+4M_2+4M_2+2S_1,P.jehoensis koidz.2n=6M_2+6M_1.由12条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98.
对国产圆叶碱毛莨(Halerpestes eymbalaria Pursh Green)进行了核型研究,其染色体数目2n=16,核型公式为2n=16=8m 4sm 2st(2SAT) 2t,核型类型2A,核型不对称性系数为63.77。推测碱毛莨属可能起源于毛莨属的美丽毛莨组(Sect.Auricomus(Spach)Tamura)中的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99.
细胞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就细胞分类学在不同水平上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包括染色体计数、核型分析、染色体带型分析、染色体组分析及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等在揭示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物种演化规律方面各自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依靠单一的方法和技术是不够的,须要结合多方面的研究结果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揭示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建立一个更接近于自然演化途径的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海南粗榧种群核型及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型分析和巢式方差等级分析等技术对分布于海南的海南粗榧5个种群染色体水平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坝王岭种群、尖峰岭种群、卡法岭种群、黎母岭种群和吊罗山种群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4=16m 6msm 2sm(2SAT)、2n=2x=24=16m 6msm 2sm(2SAT)、2n=2x=24=18m 4msm 2sm(2SAT)、2n=2x 24=20m 2msm 2sm(2SAT)和2n=2x=24=18m 4msm 2sm;2)相对长度变异最高的为第5对染色体(90.35%),最低的为第10对染色体(24.54%);臂比变异最高的为第4对染色体(86.54%),变异最低的为第12对染色体(40.228%);3)虽然海南粗榧不同种群核型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是其间差异不显著,都为较原始的2A型;4)无论是相对长度还是臂比,种群内的变异量总是远远超过种群间的变异量;其中坝王岭种群和吊罗山种群间的变异其相对长度和臂比都是最高的,坝王岭和卡法岭种群、卡法岭和吊罗山种群的变异最低;5个地点海南粗榧种群间的VST值平均为10%,即在常规染色体的遗传变异中,平均只有10%的变异来自于种群间,而大部分变异(约90%)来自于种群内的个体和细胞间.这样的分化系数表明在海南粗榧种群间进行着频繁的基因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