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4篇
  免费   4篇
教育   1508篇
科学研究   58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他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中,《红字》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随着它的出版,霍桑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家,至今享有很高的声誉。《红字》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模糊性。模糊性是霍桑运用的最娴熟、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它贯穿在《红字》始终,遍及人物描写和不同场景设置的方方面面。其中霍桑着力刻画的小主人公珠儿角色,尤其表现了模糊性这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92.
法国近日出版了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于1837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帕斯卡尔.布鲁诺》。170多年来,大仲马的这部小说一直不为人知,但它的内容却为后来的《基督山伯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苏轼的寓言在中国寓言发展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他独立成篇的寓言在作比方法上推陈出新,形象塑造上寓实于理,艺术形式上奇幻诡异,充分发挥了寓言教育、说理工具的职能,并在艺术实践上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4.
浪漫主义是最知名的文学流派之一,它的产生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是西方反抗科技与智(理)性对人的侵蚀,倡导回归人的自然本性的结果。文章从浪漫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入手,运用中西文化比较方法,分析中国近代以来对这个重要文学流派误读的表现及原因。  相似文献   
95.
吴建京 《上海教育》2014,(32):51-53
IB音乐课程作为IB艺术类课程中的一个科目,在近十年的发展中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我作为上海中学国际部唯一执教IB音乐课程的教师,曾两次参与IB0组织的IB音乐教学培训,并于今年被选入新的IB音乐大纲修订小组,于7月和11月两次赴荷兰海牙IB总部参与大纲修订大会。  相似文献   
96.
听见我自己的名字就高兴,我不是孩子,究竟是什么呢,我一遍又一遍地将它重复;我站在一边去听——那声音决不会让我厌恶。对你来说,你的名字也一样;难道你曾经认为在你的名字的声音中,除了两三种读法,就什么也没有了吗?【推荐者说】惠特曼(1819—1892),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民主诗人,他的《草叶集》被公认为世界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  相似文献   
97.
正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瑰宝之一的古诗词,更应该被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古诗词的赏析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赏析呢?一、知人论世——详细了解古诗词作者和时代背景文人由于其生活背景、性格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写作风格。因此,要想要真正读透一位作者的诗词,就必须充分了解这个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如李白——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不拘一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唯科学主义思潮的探讨,提出其时自上层知识分子至下层平民百姓的整个中国社会空间,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唯科学主义情结。这表现在思想界的"科玄论战"中科学主义对所谓玄学鬼的征讨,也表现在文学界许多作家对浪漫主义思潮的直接阻击上。认为正是因为唯科学主义的泛滥才彻底阻断了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9.
郑兴茂 《海外英语》2014,(9):225-227
历史进程进入19世纪,生态意识在这一阶段有了长足的进展,并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中又得到充分的体现,具有了关注生态的现实性特征。济慈是浪漫主义时期英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诗歌的价值取向以自然为主,大多赞美自然、关注自然。该文以济慈的诗歌《夜莺颂》为例,从生态视觉的视野下解读诗歌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诗人既看到文明渐渐远离自然,表现出对生态现实的忧思,又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00.
时曼丽 《海外英语》2014,(14):206-207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先驱,并因其在诗歌中对大自然的大量描绘而被成为"自然诗人"。他的很多诗歌都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态度。《我们是七个》便是其中的一首,该诗借助"我"与一位八岁小女孩之间的对话,反映其自然观。该文将通过介绍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以卞之琳先生的翻译为中文蓝本,进而探究《我们是七个》中诗人所追求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