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32篇
科学研究   79篇
体育   89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风机噪声严重影响了环境,经过对离心风机的气动特性分析可知:离心风机的蜗舌处是主要噪声源,用λ1/4共振器可有效地降低风机噪声。传统方法是将共振器频率设计成共振频率,实际上,这样效果并不是最佳的,所以,必须注意λ1/4共振器频率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2.
张传勇  马金波 《科技风》2023,(29):55-57
机轮离心传感器在使用、修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齿轮啮合处损伤等故障,威胁飞机着陆安全。本文通过对离心传感器与机轮安装及工作原理介绍,以某型飞机更换机轮时发现离心传感器齿轮啮合处严重磨损、小轴断裂为例,依据产品检查情况,借助故障树和失效分析等手段,探讨离心传感器损伤故障的原因,阐述故障诊断与排除策略。  相似文献   
63.
反复离心运动致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反复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次离心运动组和1周离心训练组.1次离心运动组进行1次下坡跑运动,离心训练组按照同样的强度进行7天的下坡跑训练.分别在急性运动和末次训练后即刻,24 h和第7天取股四头肌,观察股四头肌的超微结构和血清LDH、CK活性变化.结果 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和24 h,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呈渐进性加重,运动后第7天基本上可恢复到运动前水平;7次离心训练后即刻和24 h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也具有相似的趋势,但训练后第7天仍未完全恢复;且在各个时段,7次离心训练组股四头肌的损伤性变化均比1次离心运动组严重.血清CK和LDH活性的变化与大鼠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相一致.结论 离心运动所致的骨骼肌损伤具有一定的延迟现象,在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骨骼肌损伤从整体看并不严重,但在运动后24 h出现明显的损伤性变化,而运动后7天骨骼肌损伤基本上可以恢复.连续的离心运动可能导致骨骼肌纤维的损伤产生一定的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为了解动物离心训练后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目前动物离心训练方面有关论文的综述,结果发现动物离心训练大多数选择大鼠进行;选择跑台为大鼠训练器械,负坡度跑是进行离心训练的主要方法;离心训练后测试指标的肌肉是腓肠肌、比目鱼肌、股四头肌和胫骨前肌;测试指标方面,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大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离心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腘绳肌损伤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之一.损伤大都发生于跑动或冲刺疾跑摆动阶段晚期,肌肉由离心工作转为向心工作以降低伸膝速度之时.损伤原因复杂,且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多,其中包括生物力学特征,肌力薄弱,肌力不平衡,柔韧性差,肌肉疲劳,有损伤史且恢复不充分等.本文从分析腘绳肌存在的解剖生理弱点出发,对其运动损伤机制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运动防治方法以减少腘绳肌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6.
易云勇 《考试周刊》2009,(36):183-184
本文分析了理解离心运动的本质,以帮助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科学高效地运用离心运动的知识。  相似文献   
67.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力竭运动引起骨骼肌损伤过程中Caveolin-3、Myogenin和MyoD的作用,以雄性Wiste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下坡跑运动,坡度为-16°,跑速16m/s,分别在力竭后即刻、6、12、24、48h和4、7d时取材。腓肠肌进行HE染色,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RT-PCR法测定Caveolin-3、Myogenin、MyoDmRNA的表达。结果:骨骼肌形态学变化在损伤后24h、48h最严重;血清肌酸激酶在6、12、24、48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6h表达最高;Caveolin-3、MyoD和MyogeninmRNA均表现在先升高,后下降,其中MyoDmRNA在运动后12h达到峰值,Caveolin-3和MyogeninmRNA在24h达到峰值。结论:Caveolin-3、Myogenin、MyoD均参与到骨骼肌损伤及修复过程中,变化特点可能与三者在肌发生过程及肌损伤修复过程所起作用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分析重复大强度运动对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蛋白质组表达情况,并从蛋白质组变异角度分析重复运动对骨骼肌损伤修复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一次离心运动组及一周后重复运动组.对照组不运动,其余组大鼠进行下坡跑,速度为18 m/min,坡度-16°,运动时间为30 min后休息5min,再运动30 min.运动时间共60 min.重复运动在一次运动后一周后进行.在运动后即刻、24 h、48 h、72h、168h取股四头肌进行蛋白质提取、双向电泳及特异蛋白质鉴定,并按照蛋白质功能对特异蛋白质进行分类;结果:重复运动后的修复过程中,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和细胞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在重复运动组中主要表现为下调为主,特别是在运动后0~72h之间.重复运动组中骨骼肌细胞结构蛋白0~24 h内上调和下调数目无明显差异,在72h时,下调数目明显多于上调蛋白数目.损伤修复过程中表达变化的蛋白质中,能量代谢相关蛋白有异柠檬酸脱氢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血色素结合蛋白、丙酮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细胞损伤修复相关蛋白有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免疫球蛋白λ轻链、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蛋白磷酸酶2C蛋白、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双功能过氧化物酶等表达活跃,骨骼肌细胞结构蛋白有热休克蛋白、内质网驻地蛋白、角蛋白、肌球蛋白、线粒体内膜蛋白等.结论:重复运动后能量代谢关键酶表达,加速损伤细胞能量供应,同时在24h-48h之间进行可以减缓骨骼肌收缩蛋白降解、清除自由基、加快细胞胞吞、减缓炎症反应从而加快骨骼肌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69.
目的:从细胞内线粒体Ca2+转运系统入手,探讨离心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及desmin表达影响,以期进一步揭示骨骼肌运动性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304g±12g,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12h组、运动后24h组、运动后48h组、运动后72h组、运动后5d组、运动后7d组.采用一次性下坡跑训练建立运动损伤模型,取大鼠肱三头肌,部分肌肉做desmin免疫组化切片,并进行定量分析;余下肌肉差速离心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各ATP酶活性.结果:1)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desmin表达从运动后即刻到24h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以运动后24h下降最为明显,48h开始回升,第5d达到最高,第7d略有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2)离心运动后即刻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Ca2+-ATPase、Ca2+-Mg2+-ATPase和Na+-K+-AT-Pase的活性显著下降,12h、24h酶活性有所恢复,仍然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48h后各ATP酶结果与安静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变化与desmin表达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相关的联系,线粒体钙调节失衡是导致骨骼肌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离心运动后desmin表达的变化,对骨骼肌运动性损伤形态学变化的早期界定和损伤恢复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本文叙述了使用,双膜法(超滤膜+反渗透鸸处理聚氯乙烯离心母液,经处理的母液水做为聚合生产用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液回用作聚合冲洗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