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6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环节一复习回顾师:请用尺规画出线段AO的垂直平分线。生:画图(如图所示)师:画好的直线上任意一点P到线段两个端点A、0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生:相等。由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到的。师:那通过PA=PO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生:△PAO是等腰三角形。  相似文献   
82.
原题呈现(2010山东临沂25题)如图1,已知矩形ABED,点C是边DE的中点,且AB=2AD.(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保持图1中△ABC固定不变,绕点C旋转DE所在的直线MN到图2中的位置(垂线段AD、BE在直线MN的同侧),试探究线段AD、BE、DE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给予证明;  相似文献   
8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y=2sin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A∩B=A.AB.BC.[-1,1]D.2A2.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边,若a=2bcosC,则此三角形一定是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84.
题海战术目前被认为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捷径.但是笔者认为,题海战术提高的是学生的解题经验和技巧,但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开放性例题为引领,帮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提高思维品质.下面仅以几个试  相似文献   
85.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思维是一种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掌握转化思维,有益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这门学科.本文主要结合苏科版的初中数学教材,就转化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所谓转化思维,引用著名数学家雅洁卡娅的话说,就是:  相似文献   
86.
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命题:"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对此命题进行探索.一、命题的证明已知:如图1,△ABC中,AB=AC,∠BAC为锐角,P为底边BC上任意一点,点P到两腰的距离分别为r1,r2,腰上的高为h,求证:r1+r2=h.思路分析:由题目已知可以发现:图中有三条高,由高即可联想面积,故本题可利用面积法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87.
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时,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几何命题: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如图1,已知在△ABC中,AB=AC,P是BC上任一点,PD⊥AB于D,PE⊥AC于E,CF⊥AB于F.求证:CF=PD+PE.对于该题,一般学生会想到截长法与补短法.  相似文献   
88.
正1问题的提出图式复习教学就是教师提供适切的学习材料,整合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建构、理解图式,以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教学.运用图式复习,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图式复习在解题的分层教学过程中,能让所有学生"吃得了",让好的学生"吃得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提高.运用图式复习,能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体会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  相似文献   
89.
正"四基"不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人为割裂,片面强调,而必须以整体的视角关照。但是,整体关照,并不是平均用力在每节课都同时强调"四基",要略有侧重。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探究活动过程。一方面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