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31篇
科学研究   1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姚晨档案     
《高中生之友》2011,(22):49
姓名:姚晨出生日期:1979年10月5日身高:169cm体重:47kg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微博http://t.sina.com.cn/yaochen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ochen1993~1997年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1999~200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选用耦合模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粤港澳大湾区2009年至2018年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看,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两个子系统都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科技创新序参量优于金融创新序参量;且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幅提升;从内部看,大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序参量、耦合协调度还存在显著差异。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区域整体、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三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高度融合,推动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43.
梁燕  王嘉茵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2):149-15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创业者特质,并将创业环境分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教育文化环境,使用SPSS 23.0和Amos 24.0软件构建港澳学生创业意愿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内地高校689名港澳学生数据,探讨其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创业意愿差异.结果发现: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创业者特质和创业环境对内地高校港澳学生的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创业意愿上,男生高于女生、香港学生高于澳门学生、大湾区学校学生高于非大湾区学校学生,而理工医专业学生低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最后,为全面提高港澳学生的创业意愿,让他们在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红利中更好地担当使命,从创业环境入手、培养创新型人才视角出发,提出集培养体系、生态体系和资源体系于一体的支持系统,以支持港澳学生在内地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44.
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一 个既能反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动力来源、又能协调创新要素与创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四链"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这是一种跨组织共生式协同创新发展新范式.其核心是由科技导向型产业链、科技创新链、科技资金链、科技服务链构成的"四链",通过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协同建设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于这个理论框架,在对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进行客观研判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粤港澳大湾区2001-2019年间的科技创新数据,通过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来测度科技创新协同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区域间、部门间的科技创新协同度较低但发展趋势呈上升态势,各子系统有序度的差异性是导致协同度较低的重要因素;第二,在新经济地理的3D框架下,经济密度、交通便利、通信设施、市场化、对外开放和政府干预等的发展都对科技创新协同度产生积极影响,但人口密度的增加没有提高其协同度,这些经济地理要素构成协同机制系统,同时呈现空间个体异质性;第三,在拓展分析中,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个体间具有自主技术创新临近特征.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下,系统又全面地研究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论将给粤港澳探索推进协同创新为科技湾区建设加添动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教育协同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议题和重要途径。但因诸种原因,港澳与内地的教育协同迟迟没有质的突破。综合考虑粤港澳三地在教育体制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异同,STEAM教育可以视作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和突破口,有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融合。如何在粤港澳三地STEAM教育现有协同发展路径基础上进行机制创新,是推进三地STEAM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基于原有协同模式经扩展而建构的USERS框架,既是一种历时性的系统演化模型,也是一个共时性的生态发展模型。该框架能为统筹三地"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促进系统各要素充分流通,打造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STEAM教育协作平台,以及为开展STEAM教育资源库建设、STEAM教育指导纲要研制、STEAM教育评估等提供指导。USERS框架的落地不仅能助推粤港澳三地STEAM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也有助于更好地培养新一代大湾区建设者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7.
48.
拓展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基于粤港澳大湾区9市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验证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促进关系,实证表明:在考虑三次项的影响后,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两个拐点效应,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同时,大部分城市在研究时间段内集聚程度并未超过第二个拐点,说明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且具有较大的潜力空间。因此,欠发达地区可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核心区”,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优势互补,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9.
论CEPA与粤港澳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把内地与香港、澳门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提升到制度化建设的层面,实施CEPA令粤港澳经济快速发展。教育与经济息息相关,粤港澳教育通过其特有功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水平又反作用于教育。建立粤港澳教育制度化合作机制,既是粤港澳经济合作的客观需要,也是粤港澳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0.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三地科技资源互补性强,“互联网+科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粤港澳三地的科技资源现状并从科技资源特点出发,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共享的标准体系结构和技术架构,探讨科技资源支撑科技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