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726篇
科学研究   257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145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兰琳 《职教通讯》2018,(6):39-43
当前,专业群教学资源整合是职业院校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在教学工作诊改视角层面,专业群教学资源整合优化缺乏实践成果。基于以上问题,从整合环境、校企协同、机制建设等多维度出发,以质量诊断与改进理念为主要研究视角,植入教学资源整合优化研究全过程。通过开展高职服务类专业群教学资源整合工作,丰富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相关理论,促进服务类职业人才培养更为系统和科学,对于现阶段高职服务类专业群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业史图书种类不少,市场反馈差别很大,国家商业史和地方商业史销量远不如明星企业的企业史,要想让商业史图书成为市场热点,应当从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三方入手,作者出精品,出版者扩展渠道,创造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3.
庞广富 《广西教育》2014,(10):82-84
以"比较指令设置密码锁的控制"课程教学为例,将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的"比较指令"三个教学板块进行项目教学法教学实践。三个板块既循序渐进又相互交融渗透,通过创设情境,精讲多练,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任璐 《成才之路》2023,(17):21-24
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是“双高计划”的重要构成,是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和内涵建设的强劲动力。在产业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集合专业优势,紧密对接行业发展高端业态,构建财经商贸类特色专业群势在必行,以培养更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文章首先进行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概述,然后对产业数字化背景下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进行阐释,最后提出产业数字化背景下高职财经商贸类特色专业群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升本应用型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提出了中职升本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构建了适应中职升本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吴伟斌 《职教论坛》2014,(12):90-93
实训基地是专业和职业教育实践技能锻炼的重要阵地之一,目前,实训基地建设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师资问题、资金问题和场地局限等问题,尚没有很好的解决策略。本研究在几所高等和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汽车类专业”校企互通、双向流动”实训基地建设框架,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必由之路。长春光华学院信息类专业通过与多家企业合作,践行了校企产学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理念,创新了"2.5+0.5+1.0"及"3+1"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三元四共五平台"工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体系,以及合作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率先将企业"5R"模式引入了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了工程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陆望 《考试周刊》2011,(23):5-6
针对建筑类专业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应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年级、专业不以笼统形式考核,而进行"因材施考"、"因科施考"。在新的考核方式下,学生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自身基础素质的提高,增强为专业服务的效果;同时也会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美誉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大学教育的分类改革发展,这要求地方性本科院校结合当地实际向应用型专业院校发展;同时对于专业学位的学生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为此,本文提出的校-企-村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农学类专业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融入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培养研究生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校-企-村培养模式、校-企-村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其考评方式,期望系统阐述该模式,能够为同行提高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