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73篇
科学研究   5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现在可谓万码奔腾的时代,不知淀粉们用的是什么码(输入法)?是智能ABC、微软拼音、王码五笔还是极品五笔呢?其实,只需要做一个小小的动作即可将别人的码烙上你自己的大名,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码。是不是觉得很新奇呢?下面就跟我一起去打造属于自己的码吧!  相似文献   
72.
智能ABC输入法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一种中文输入法,也是非专业录入人员厂泛使用的一种输入法。但如何快速而正确地实现对中文数量词与计量单位、中文的大、小写数字和中文日期的录入,却很少有人去深思和探索,以至一些工作文书、技术材料和报刊,甚至一些文件上常出现将“二○○七年”误写为“二00七年”之类的毛病。以下奉献的是笔者十余年使用智能ABC输入法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73.
手势输入法     
涂晴 《少年科学》2011,(7):42-42
打手势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现在还可以输入文字了!在这款特制手套的指尖,密布着细小的磁铁。通过感受磁场变化,它能准确识别使用者的各种手势,并将其转化成文本信息输入电脑。戴上这个手套,你就能轻松通过“手势输入法”写文章或在线聊天啦!  相似文献   
74.
李海萍 《青海教育》2011,(12):55-55
听障学生通常是通过教师的口形来学习发音的,导致他们对一部分汉字的发音不标准。在电脑文字录入教学中,如若利用拼音输入时,就会出现很多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我鼓励听障学生用五笔输入法输入他们会写又不会读的汉字。在教学实践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5.
纵横汉字输入编码(简称"纵横码")是由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周忠继先生自1984年开始研究发明的。1992年,周忠继先生与苏州大学纵横汉字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第一代纵横汉字输入法系统软件,其后不断更新。现在,纵横汉字输入法经由国家"211工程"7所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导师联合鉴定为"国内外领先水平"项目,并获得了国家知识...  相似文献   
76.
潮语来袭     
《初中生》2014,(22)
正双标"双标"即双重标准。指对待不同的人或相同的人产生不同的认知信息,从而出现了双重标准。同一件事情,甲做了没事,还夸他;乙做了便大发雷霆,甚至对其百般刁难。或者说,喜欢一个人时觉得他很优秀,不喜欢他了就觉得他看起来一切都不顺眼。双重标准是不公平的评判标准,千万不要以双重标准对待他人。  相似文献   
77.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它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分层教学并不是说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完全不同,二是共性之中有个性,对于那些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78.
一键换新颜     
作为追求个性时尚的淀粉一族,给自己的搜狗输入法更换更多新颖个性的外观皮肤显然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79.
何春锦 《教师》2010,(35):52-52
新《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计算机的人机交流的基础技能——文字输入自然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是信息技术操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文字输人就回避不了输入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80.
罗强  刘玉梅 《科技风》2012,(10):218
本文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阐明生僻汉字无法输入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目前主流的汉字输入法解决生僻汉字输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