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0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泮塘(荔湾)变电站出现放电故障后,通过多方面分析,得出造成主回路屏蔽罩对罐体法兰(对地)的间隙放电产生的原因为连续雷电过电压造成,并提出避免此类故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江建华 《科技风》2011,(6):125-126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对电能的可靠传输与供应。而在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维护工作中,防雷工作是重中之重。雷电对架空线路具有很大的危害,线路遭受雷击后可能造成跳闸而中断供电。而线路遭受雷击跳闸受多个因素的影响,通过技术手段来避免线路遭受雷击,减少线路的遭受雷击后跳闸的次数是线路雷电防护的主要议题。本文根据我单位35KV龙梅线路的运行维护经验就雷电对线路的危害和和对雷电的防护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35KV线路的防雷保护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3.
吴来毅 《中国科技纵横》2011,(22):350-350,376
雷害已成为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配电线路的跳闸原因75%是由于雷击配电线路引起的,所以采用必要的防雷技术降低配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减少配网事故发生是很有必要的。文章通过分析雷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活动规律提出一些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64.
赵迷锁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17-117,120
氧化锌避雷器(MOA)因非线性特性好、通流能力大、无串联间隙、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3~500kV电网中,是目前电力系统重要的过电压保护设备。但MOA由于长期受到电网正常工作电压、内部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其性能会慢慢变坏,所以,对MOA进行在线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MOA在线监测方法,总结各自的优缺点,并概括MOA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5.
220kV变电所防雷保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避雷器的保护作用,分析了220kV变电所防雷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避雷器运行维护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6.
对超高频局放测试、超声波局放测试、气体成分化学检测三种GIS带电检测的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了根据其特点综合应用三种方法提高GIS设备局放放电缺陷的判断方法,该方法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为检修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对发生的一起GIS局放缺陷的发现、判断及处理进行了简要介绍,用实例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无残压大通流避雷器监测器具有无残压、大通流、高精度的特点,近年来在高压交流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监测器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新的针对监测器的预防性试验方法,并将测试回路集成模块化,制作成测试仪,方便预防性试验时使用.  相似文献   
68.
主要介绍了目前电网中普遍使用的三种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测试方法,并结合浙江省德清县供电局35kV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测试的实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9.
科技期刊的灵魂在于创新.从选题策划、编辑手段、发行手段和管理体制四方面对<电瓷避雷器>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探讨.认为,选题策划应标新立异,不断推出精品栏目和特色栏目;在编辑手段上,利用网络技术彻底改变编辑工作的传统模式,实现编辑过程现代化;在发行手段上,应扩大交流范围,提升影响力;在管理体制方面,编辑应具备持续不断勤奋学习的能力,做到“编著全能“;结果表明,<电瓷避雷器>的期刊影响因子从2002年的0.122上升到2005年的0.270.  相似文献   
70.
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在受到外部和内部过电压侵袭时,会危及电气设备绝缘和运行安全。由于在所有电气设备中电动机的耐受过电压水平最差,因此必须根据其绝缘水平进行过电压保护,采取串联间隙四星形接线的氧化锌避雷器是目前较好的一种电动机过电压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