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4篇
  免费   3篇
教育   7099篇
科学研究   184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301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4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713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12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565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在华夏文明的灿烂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诗作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充盈着精华与瑰宝。它们灿如繁星,艳似百花。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那些流传千古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是我们极其宝贵的财富。继承和批判地接受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是我们的需要。高考大纲要求:能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让考生学会阅读和学会鉴赏,已成为理所当然要成为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2.
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试题中一出重头戏。由于缺乏一定的鉴赏知识和理解能力,也没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学生在答题时.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993.
王维是中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相似文献   
994.
美术作品欣赏是学生对话作品的过程,是他们了 解作者创作技艺和表达手段的重要载体。教学实践证明,多关 注从相关的作品中找出有价值的学习点,多从作者的表达技艺 中品味其中的技巧和方法,不仅能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意义,更 利于学生在主动融入欣赏中产生丰富的思维情感。  相似文献   
995.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杜甫《阁夜》中的这一联诗句.语言浅近,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但稍加品味.就会发现矛盾,产生疑问。  相似文献   
996.
古诗鉴赏要从理解全诗、明确方向和掌握一定的方法等方面着手才能对高考考生的复习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鉴赏作为一门公共艺术课,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为了提高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时效性,需要对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因此,文章通过分析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提出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具体措施,为高校组织开展音乐鉴赏课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1996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在高等学校加强艺术教育的意见和目标,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将艺术类课程纳入公共选修课程表中,部分高校明文规定音乐鉴赏课程为公共选修课中的必修课程.由此可见,音乐鉴赏课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文章通过对辽宁省部分理工科高校开设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出相关建议,从而提高理工科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古典诗歌有炼字的传统,讲究“一字见境界”,有时这一个字,恰好是一种色彩。诗人通过“色彩的超常组合”、“色彩的反常搭配”、“环境色的渗透”、“虚色的妙用”来表情达意,这在古典诗词或散曲中极为常见。和意象、诗眼、炼字一样,诗歌的色彩之美也是高考命题人青睐的热点,请看: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