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412篇
科学研究   38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33.
一、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港以东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继发海啸,近3万人遇难。据了解,此次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大,巨大损失主要来自海啸、火灾、核泄漏等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34.
近些年世界各地灾害频发,我国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海地地震、智利地震、我国西南几省的大旱、各地沙尘暴龙卷风肆虐、2011年2月的新西兰地震以及3月的云南地震、日本地震,使我们惊恐地发现灾害一直笼罩在我们身边。因此,防灾减灾教育己刻不容缓。“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可见在教学中实施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5.
杨波 《科技风》2014,(7):54-54
随着问题水库的不断出现,水库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主要介绍了最大熵灰靶理论决策方法在水库防洪调度中的应用,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6.
地震灾害是所有自然灾害之首,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始终构成着严重的威胁。防震减灾工作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抓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7.
<正>天气、气候的预测预报是我市气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预报预测准确率是永恒的话题。我市气象部门紧密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心工作,统筹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需求,加强科技创新,综合各类气象资料,建立监测检测业务服务平台,通过深入分析内江地区各测站气象要素、气候变化规律和特征的研究,建立标准数据集,形  相似文献   
38.
文炎  襄祥 《科协论坛》2014,(10):34-36
<正>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而目前大部分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薄弱,面对灾难,束手无策。要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育,而防灾减灾教育必须要从中小学开始。本文基于对湖北省某县级市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现状的调查,对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39.
雨量信息对防灾减灾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青海气象雨量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实现、关键技术的研究,探讨了雨量监测报警系统在青海气象领域中的应用。 1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汛期强降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城市内涝、交通拥堵中断等现象时有发生,做好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是成功应对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之一。青海气象局建设了三百多个气象站点实时观测数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气象资料,对超过阈值的雨量进行报警,使预报服务人员及时做好预警服务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0.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矿山环境现状、我国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及我国防灾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灾前预防机制、灾后应急救助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宣传教育培训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我国矿山环境下防灾减灾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