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299篇
科学研究   130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为适应数字家庭集约化控制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学习型红外遥控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微控制器STM32F103RBT6中定时器的输入捕获功能,精确测量所要学习的红外遥控信号编码脉冲的脉宽并将脉宽数据存储于外部存储器中,发射时提取对应的红外编码脉冲脉宽数据并还原为红外遥控信号对被控设备实施遥控;利用LabVIEW编写上位机测试软件,通过RS485通信接口控制该遥控器的红外学习和发射过程。某品牌电视机和空调遥控信号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学习型红外遥控器对采用不同红外协议的家电均可实施集约控制且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42.
广义凸性和凸性在数学规划最优化理论以及最优化控制等很多数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凸性的研究和广义凸性的探索一直是凸分析的重要课题也是数学规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基于B-凸性和半(E,F)-凸性,提出了一类新的广义凸性:半B-(E,F)-凸性,给出了半B-(E,F)-凸函数的概念,提出了半B-(E,F)-凸规划的概念,利用半B-(E,F)-凸规划的有关性质,讨论了半B-(E.F)-凸函数多目标规划的弱对偶定理。  相似文献   
543.
设计了一种嵌入式系统中多串口扩展适配器的系统,其主控芯片采用MSP430F147单片机,串口扩展采用TL16C752B芯片.该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满足对串口数量、成本和功耗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544.
E.L多克托罗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创作与其文化背景紧密相关。他早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明显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受难的犹太女性.另一类是美艳的美国WASP女性。在其后期作品中,作家对女性道德评判的意味逐渐减少,侧重描写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互相交流和逐渐融合的过程,苦难的犹太女性逐渐摆脱了暗沉的生活,美艳的美国WASP女性也逐渐体现出了独立自信的新式女性风采,《上帝之城》中犹太女拉比的形象尤其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完美融合。女性人物在多克托罗小说中成为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的载体,她们之间从对立疏离到碰撞交流,再到融合超越的关系表现了作家逐渐融入美国社会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545.
存在体验课程理论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即:以提升个体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目的论来源于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和学生自我意识的受控性;以体验为核心的方法论是现象学之本质还原的具体展开,其步骤分为回溯、前进、分析与综合。存在体验课程理论最大的优点在于弘扬了课程人的主体能动性,有力地回击了客体主义。而其不足之处在于滑向了主体主义,这表现为夸大了课程人的能动性和忽视了课程结构对课程行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6.
文章采用DSP技术结合信号采集及处理的知识,对原有的动平衡系统进行改进,给出基于TMS320F2812的转子动平衡测试系统。并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转子基准信号的提取,硬件系统的设计及系统软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547.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即通过归纳收敛开放同行评议内容,形成能够表征学者不同层面影响力的多个标签簇,从而从质量层面多角度探索学者影响力,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方法/过程]调研分析国内外现有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构建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并以开放同行评议平台F1000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评价方法是一种新的评价角度,实现了对学者的多角度评价,增加了学者影响力的饱满度和辨识度。分析表明,该方法与文献计量评价方法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一种补充。传统的定量分析与开放同行评议方法的结合将是未来学术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