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开始尝试TQM的管理。文章首先阐述了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然后根据其本质区别提出了在复旦江湾校区实现TQM的框架。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12.
结合用户期望从IC中获取的资源支持,从5个方面论述IC资源组织的策略.在建筑空间资源中,应满足用户社群性、个性化需求,注重知识产生氛围的营造;硬件设施方面应进行"应用需求分析",涉及硬件资源、应用系统、数字资源、服务模式、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等方面,并配置辅助学习设施;人力资源方面,应对IC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统筹,为IC工作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对数字资源则应以数字信息用户的需求为导向,采用Library2.0技术,提供无缝式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对于纸本资源,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且应以面向本科生的教辅图书为主.  相似文献   
113.
Information Commons:一种新的研究型图书馆服务模式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共享中心)是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高校图书馆为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和研究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模式,其服务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初级阶段的IC服务模式、过渡阶段的IC服务模式和现阶段的IC服务模式。在我国研究型图书馆实施Information Commons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故应采取实用、有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4.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的学科馆员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是目前图书馆界最流行的一种服务,其核心是资源和服务。而人员的配备及其服务能力却是评价一个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优劣的决定因素。因此人才培养成为高校图书馆在其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学科馆员因其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素质,所以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中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内在潜力。本文立足图书馆人力资源发展工作,研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重新定位学科馆员角色,并加强学科馆员培养,更好地发展和完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5.
知识服务型信息共享空间(KSIC)特性及其运营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信息共享空间研究已成为图书馆界热门话题之一,从知识服务观念的角度阐述知识服务型信息共享空间(KSIC)所具有的与传统型图书馆服务不同的新特性,提出通过信息共享空间开展知识服务所采取的几种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6.
在分析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述评了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7.
This study proposes and empirically tests a model explicating the impact of the Learning Commons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s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dapt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model that is based on expectation disconfirmation theory, a series of hypotheses were developed, and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n online survey at a Hong Kong university. Responses from 388 students were subjected to a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xpectation disconfirmation theory can be applied in the domain of the Learning Commons, and that the degree to which students' expectations are confirmed affects their degree of perceived quality of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Learning Commons. Perceived quality in turn influences satisfaction. Both perceived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lead to psychological outcomes that produce behavioral changes and possible benefits, including time savings, effort reduction, better grades, advanced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improved learning outcomes.  相似文献   
118.
傅蓉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52-58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兼容性问题比较复杂。不同知识共享协议之间的不兼容是由创作者选择偏好决定的,应该尊重创作者的选择,保留这种不兼容。如果取消移植项目,同一知识共享协议的版本数量将大为减少,兼容性问题也会有所缓解。知识共享组织目前正尝试解决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与GNU自由文档许可协议、自由艺术许可协议和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等协议之间的不兼容问题,并决定在4.0版本中修改知识共享兼容协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9.
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在论述信息共享空间(IC)实现目标和构成模型的基础上,指出IC规划与建设的步骤和实现方法。分别从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3个组成部分,详述在规划与建设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馆舍空间、硬件配置、资源建设、软件配置、虚拟环境建设、组织与管理、人员与培训和服务质量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0.
信息共享空间:意蕴、构成与保障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从信息共享空间(IC)的概念出发,认为信息共享空间的核心是通过整合、协调相关资源,为学习者、交流者、创作者和研究者在同一个平台上获取信息资源和提高信息素养而提供的一种特定空间,实质上体现了空间共用、资源共用的一站式信息服务思想;认为IC的构成因素包括馆外空间、馆内空间和组织管理空间等三个方面;指出要实现IC须有实体空间、软硬件设备、信息资源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