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教育   1536篇
科学研究   34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31篇
综合类   156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杨槿  陈雯  杨柳青  耿佩 《资源科学》2020,42(7):1285-1297
乡村生态转型旨在保护乡村资源环境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及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以达到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共赢,是乡村功能认识回归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农业生产和生态维育功能重新得到重视等外在因素,以及乡村生态资源丰富和村民发展诉求强烈等内在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地处生态敏感区的传统农业村落实现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途径。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特质,本文从要素投入和参与主体两方面探讨了乡村生态转型的可能路径,提出乡村生态转型需要从依靠资本转向依靠知识投入,结合政府、社区等主体在乡村知识投入与应用中的行为及作用特点,提出乡村生态转型的知识投入更适合采取社区参与的方式。最后,结合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陈庄村的生态转型实践,对乡村生态转型的知识投入和社区参与策略及其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乡村生态转型必要性及其路径的理论认识,并为乡村发展的生态化实践提供一定经验借鉴和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72.
余芝芝  张燕 《当代体育科技》2020,(2):185-186,18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铜仁市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发展进行研究,在现状调查中发现,铜仁市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发展存在以下困境:(1)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参与主体的缺乏;(2)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保护的政策制度不健全;(3)少数民族村落体育资源开发不合理。针对存在的现实困境,特制定以下发展措施:(1)因地制宜,政府部门制定保护与发展政策;(2)加深乡村旅游与少数民族村落体育融合发展;(3)加强引导,确立村民的文化自信感;(4)丰富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锻炼内容,提高村民参与度。  相似文献   
73.
体育赛事的举办是城市发展的需求,一个城市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能积极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展现出主办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风貌,增强城市对外的吸引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9国际篮联三对三世界巡回大师赛(成都站)为研究对象,探索大型赛事对提升赛事传播力和形象上的提升,进而研究助力成都市城市形象优化路径的方法。建议:搭建多元化的传播策略,扩大宣传辐射面;激发全民参与运动的热情,增加全民健身设施;聚焦赛事文化创意产业,带动经济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74.
常熟市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对水资源管理重视不够,常熟市出现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的问题。2001年开始,常熟市政府将解决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期望定位在长江,用长江水作为城市饮用水源。而近年来长江水污染问题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常熟市饮用水安全问题和长江水污染发展趋势问题,就是为了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办法,及时地应对和妥善解决常熟市饮用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5.
中国皖南古村落黄山市千村保护与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皖南古村落已于2000年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现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黟县的西递、宏村两个古村落已率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类似西递、宏村的古村落在今黄山市所辖范围有5000村之多,在"徽州文化圈"的周边地区也多有遗存。这些古村落如群星拱月围着世界名山黄山,在中国中部形成世人瞩目的中国最美的乡村。黄山市人民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采取强力措施,对1022个古村落、6709幢古民宅、13027棵古树及其他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简称"千村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7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借助ELES模型对当前宁波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消费结构中,非实物型所占比例略高于实物型;实物型基本体育消费需求仍高于非实物型;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研究方面,随居民收入提高对非实物型体育消费的需求量更大;价格弹性方面,实物型体育消费受价格因素影响的波动较小,更为稳定;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宁波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7.
以鸡西市市常见的道路交通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经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8.
泉州历史悠久,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滨海休闲旅游的优越条件,文章分析了泉州市滨海旅游资源的特点、滨海旅游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泉州市城市旅游整体形象应从“文化旅游城市”形象提升到“滨海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形象,进而提出了泉州市滨海旅游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9.
北京市耕地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其社会经济协调模式解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北京市为例,在解析识别耕地功能表征因子的基础上,分别对北京13个区县(不包括中心城区)耕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功能进行评价,利用GIS反映多功能的空间分布形态,并通过信息熵模型对耕地多功能与社会经济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测算,讨论各区县耕地多功能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发展阶段的协调模式。本文旨在揭示北京市耕地多功能在社会经济影响下的空间分异特征,为制定科学的耕地多功能利用布局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耕地多功能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此外在经济与政策的共同驱动下,多功能与经济的组合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经历高生产-中社会-低生态的正三角形态向低生产-中社会-高生态的倒三角形态演变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80.
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可持续交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借助大样本调查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城市快速扩张的典型中小城市河南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ESDA、GWR等空间统计和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内部家庭出行碳排放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开封市家庭出行碳排放的高值集聚区大多分布于城市的外圈层,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城市蔓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增加的驱动效应;② 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局部空间差异反映出城市快速扩张区域新建商品房小区职住分离、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的现象,以及城市发展缓慢区域大型购物场所等便民服务设施缺失等问题;③ 家庭出行碳排放的不均衡性明显,但收入水平并非决定因素,小汽车的拥有量、出行距离、出行频率以及机动车出行比重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教育出行距离比职住距离影响更甚,说明伴随着家庭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有待改善;④ 除男主人出行频率对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外,其余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均明显存在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一致的东西带状渐变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