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301篇
科学研究   23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介绍日本的开放获取策略数据库SCPJ和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为支持各个学会制定的开放获取策略,从中分析日本机构知识库对后印本论文的著作权和开放获取策略,并阐释其对我国机构知识库实行开放获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2.
认为赋予图书馆著作权作品获取权是基于对公众知情权、文化教育和表达自由等权利的保障,因此,图书馆的获取权有坚实的法理基础。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的获取权受到技术保护措施的限制。只有法律设置规避技术措施的例外条款,同时采取因应之策,才有利于著作权法合理设计图书馆的权利,有效保障图书馆的获取权。
  相似文献   
163.
个人将自己合法购买的书籍扫描并制作成电子文档用于在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读的行为通常受到各国著作权法中关于“合理使用”条款的豁免,但代人扫描制作电子书籍的服务在日本法律中则被判决为侵权。由于中日著作权法的差异,该服务在中国法律下可能获得完全不同的合法地位。过分保护权利人或许合法但未必有益,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积极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才是电子书籍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4.
姜明芳 《现代情报》2018,38(2):106-110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加快了可视媒体大数据的传播与利用。可视媒体数据的特点与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可视媒体大数据安全性问题。构建网络环境可视媒体大数据版权保护模式,可为数字图书馆可视媒体应用服务提供安全保障,增强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充分挖掘可视媒体价值稀疏性与视觉稀疏性,提取可视媒体稀疏特征,建立可视媒体大数据稀疏感知计算模型,从可视媒体稀疏特性角度给出可视媒体大数据版权加密、版权认证、版权告示与版权审计追踪方案设计思路,构建可视媒体大数据版权保护应用新模式。结合数字图书馆应用实践验证了该版权保护模式的有效性,该版权保护模式可较好维护数字图书馆中可视媒体大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审计性,切实提升大数据环境数字图书馆可视媒体内容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项群训练理论和作品理论为基础,从体育学和法学两个学科视角出发展开研究。研究认为:身体动作、创新性和艺术性构成了项群训练理论和作品理论的逻辑连接点;难美项群竞技体育项目符合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构成要件,具有可作品性,其中,舞蹈型难美项群竞技体育项目和杂技型难美项群竞技体育项目可分别归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舞蹈作品和杂技作品。  相似文献   
166.
首先从技术协议构建层面,对当下热门的数字版权许可协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CL)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在对原有CCL改进和增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协议范式--知识共享文件扩展名协议(CCFE),旨在修正现有CCL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优化其框架结构;最后,阐释如何借助这一新的协议范式构建数字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以及使用搜索引擎在版权规范指导下收集和获取网上数字化内容。  相似文献   
167.
P2P数字图书馆虚拟联盟著作权侵权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2P技术的数字图书馆虚拟联盟的诞生,克服了数字图书馆实体联盟之间缺乏灵活的、有效的动态整合机制的难题。由于虚拟联盟没有中心节点和管理机构,作品的传播难以控制,著作权侵权责任更难以划分。在虚拟联盟中,作为实体机构的数字图书馆主要扮演着者ICP和ISP两种角色,其侵权的方式和责任的认定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8.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著作权保护体系造成巨大的挑战,新型网络载体的出现促使我们既要重新审视著作权保护这一问题,也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措施,并探求多种途径有效预防侵权,从而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69.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进步,数字多媒体信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数字传输过程中,传统的加密系统很容易被解密,丧失保护作用.现阶段,图像水印技术逐步被研究者提出,并发挥了广泛作用.结合图像水印技术和神经网络的发展以及现状,针对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水印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0.
网络著作权是一个具有确定内涵的概念,网络著作权保护必须与TRIPS协定相一致。国外发达国家网络著作权立法的经验可资借鉴。必须依法维护国内外创作者的网络著作权,数字图书馆不能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必须依法保护作者电子邮件的著作权,保护作者电子商务的著作权,依法规范广告商的网络广告行为。对于侵犯网络著作权案件要依法审判,审理网络著作权案件必须重视电子证据。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名誉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