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9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教育   7787篇
科学研究   472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37篇
综合类   389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49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709篇
  2013年   1054篇
  2012年   1267篇
  2011年   1295篇
  2010年   946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1088篇
  2006年   1024篇
  2005年   887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626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视和加强,使学生党员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加强对高年级学生党员进行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带动和促进低年级党员的发展,创新培养发展工作,形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这对高校学生工作及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2.
从文本与话语分析的视角,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失语与失范、“在者”与“在”、“真”与“假”、范式等四个层面进行了问题清理,认为其间共存的“主义式”的研究理路阻碍了对教学理论学理的冷静审视,严重地干扰了教学理论知识的有效积累,遮蔽了对教学知识形成之传统、增长之规则的冷静关切。由此启发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理论研究的知识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3.
运用博弈论分析:(1)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对待知识产权有关协议的利益选择;(2)知识产权(专利权)交易中双方"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共同实现问题.合作是保证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4.
20世纪20年代,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现了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其道路是:关心国事,研究国情是转变的必要前提;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是转变的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转变锻造了知识基础;注重修养,锐意进取为转变锻造了思想品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5.
知识劳动是富于创新的脑力劳动。围绕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进行的认识劳动,因其最终能与人们的物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或相融合而称之为生产性知识劳动,生产性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种种知识产品就是它所创造价值的载体。生产性知识劳动是复杂度高的劳动,知识劳动中集聚了更多、更高级的脑力支出,这样的支出即创新的知识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结合与融合中,能提升后的复杂度、增强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生产性知识劳动比一般物质生产劳动能创造出高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6.
文章使用DEA-Dagum基尼系数—收敛性检验方法,依据2009—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量我国人文社科类高校知识传播效率,分析区域差距及其收敛性.研究显示:东、中、西部地区知识传播效率依次递增.我国人文社科类高校知识传播效率低下受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低下的双重影响,纯技术效率低下影响更大.大部分省份处于规模报酬收益递减状态,区域内差距是全国整体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全国及三大地区人文社科类高校知识传播效率差距均存在不同类型的收敛.  相似文献   
167.
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成人教育的影响 ,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成人教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8.
通过比较、分析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所存在的不同,探讨了基于知识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改造及服务模式的再造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图书馆业务流程改造和服务模式再造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9.
知识价值问题是课程抉择的一个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踯躅于科学与人文、实用与教养的二难选择,只有处理好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教养知识与实用知识在课程中的关系,才能对基础教育的课程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0.
This article reports an investigation of undergraduate motivation to learn. A Likert-type rating scale measure of motivation incorporated the general motivational dimensions identified by previous investigators, as well as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is more novel, and attempts to acknowledge the role of discipline-specific factors in motivation to learn. The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 wa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its success in explain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biology, history, computing, planning, anthropology, geology,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and education students (n = 380) in standard university assessment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student performance is better explained by within- than across-discipline indexes of motivation, probably because some types of motivation lead to success in some disciplines but failure in others. Furthermore, item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developed to underpin the questionnaire (which distinguishes outcome from process incentives) were also found to explain more variation in student performance than general motivation items. Som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