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4457篇
科学研究   19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6篇
综合类   25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法于自然,而后反观世俗人生;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还对20世纪艺术家散文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2.
苏轼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使他懂得在这如梦如幻的现实人生中,只有顺天安命,回归自然才能达到永恒;才能在动荡的人世中“处物而不伤”,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  相似文献   
63.
在逝性的生命存在中,人的精神存在既被过去的负担所困扰,又被未来的忧惧所设定,而真正属于现在的生存,又常常伴随着厌倦、梦幻、死亡及其焦虑,这几乎是人难以承受的,但在米兰·昆德拉的《本性》叙事中,这也许就是人本真却隐性的存在方式的一面。  相似文献   
64.
针对国内学者普遍将“实践”视作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蕴涵这一研究现状,笔者经过考察认为,对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逻辑结构以及认识目的三个方面存有局限,通过综观原著得出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前者处在人类学层次,后者处在社会学层次。  相似文献   
65.
论人性化执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性化执法以人为主体和目的,以人权和人道为基本原则.将法律的教育功能和惩罚功能结合起来,追求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的统一。人性化执法的全面实施.既依赖于完善的人性化立法,又依赖于执法之“刚柔相济”,还依赖于明的执法理念。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66.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对外关系中占重要地位。从卡特到克林顿、小布什,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特点有:人权批评实行三重标准;人权外交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片面解释人权,以美国的标准强加于人;人权外交是通过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军事进攻即搞对抗实行的。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在全球推行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也是为了称霸全世界。  相似文献   
67.
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王鲁彦选取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小有产者阶层,以自然、朴素的风格进行描写,表现了小有产者对富裕生活的正常追求,也批判了金钱崇拜对他们造成的人性异化,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68.
西方哲学传统将人的本质看作理性、意志、情感等三要素的统一。马克思之前的哲学的人的本质主要地与三要素中的理性相联系 ,将精神确定为人的本质 ,从而呈现为一种解释世界的认知型哲学。马克思哲学的人的本质主要地与三要素中的意志相联系 ,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 ,从而呈现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实践论哲学。  相似文献   
69.
人的素质结构是由民性素质、个性素质和人性素质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因此,现代素质教育必须融培养学生民性、发展学生个性和弘扬学生人性于一体,以培养民性为基本、发展个性为核心和弘扬人性为追求,达成民性教育、个性教育和人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0.
共同富裕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深刻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所为之奋斗的目标。本文从差异和人的本质多样性角度剖析共同富裕的特定内涵及实现,从而深入、准确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作出理论基奠和实践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