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3384篇
科学研究   275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32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所谓“互喻”,就是互相比喻,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范围中,比喻的一对本体和喻体互易,也就是第一比喻分句的本体(喻体)是第二比喻分句的喻体(本体),两个事物互相做比,从而达到一种较深的修辞效果。如:  相似文献   
32.
2010年1月27日至2月26日,河北邯郸某报连续刊登了王玉龙先生撰写的多篇《成语趣释》和《成语歪解》。为便于分析。笔者辑录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33.
34.
互文性在林语堂译文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底、汉语功底和纯熟的英语功底,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林语堂的译著能够较好地实现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  相似文献   
35.
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要探索校企文化的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具有互融性,要实现全过程校企文化融合,可根据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校企依托,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文化交流、质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体现和渗透。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意义谈起,进而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存在的互融问题,最后重点探究二者互融的路径与对策,希望能够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在美国经典文学作品中,海伦·约翰逊的<夜色中的树>、弗洛斯特的<雪夜林边小立>、惠特曼的<草叶集>、霍桑的<红字>以及托妮·莫里森的<宠儿>等作品中所描写的"树"的意象都展现了人类对困境的反思和超越.我们在研读俄国文论家巴赫金(Mikhai Bakhtin)的"对话理论"后寻找到了在互文性视角下的文本间的多元对话性,在...  相似文献   
38.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由于过于追求城镇化的形式与速度,忽视了内容与质量,造成建筑缺乏地域特色,出现"千城一面"现象。为防止此现象持续漫延,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必要加入地域文化中的传统美学元素进行艺术指导。高校具备前沿的设计理论,也正处在从素质教育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期,课程改革需要真实项目来完善教学体系,政府与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优势互补,有效推进双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9.
王保叶 《辅导员》2013,(20):51-51
<正>叶圣陶说:"老师给学生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那么,学生互改作文如何在习作教学中实现呢?一、浏览习作,做好准备每次作文批改要有目的性,要围绕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着重解决一两个问题,学生有所收获,作文水平才能提高。这要靠老师在组织学生批改前,浏览全班学生的习作,看训练要求是否达到,还主要存在着什么问题,心中要有数。例如:六年制小语第11册第7单元习作训练批改前,笔者浏览了全班48人的  相似文献   
40.
庾信《哀江南赋》历来为后世学者称道和讨论,同时人们也普遍注意到庾信作品用典风气在该长篇赋文中的典型表现。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入手,通过当代西方结构主义互文叙事学的方法论借鉴,从而着力将庾信《哀江南赋》贯穿全篇的当代史叙事与不断穿插介入的典故叙事两者间相互交接糅合的互文性结构关系予以探讨。本文由此指出,赋家庾信正是通过这种互文性文本叙事策略,使其主观思想意志中的南方家园故国情怀以及源发于华夏国族深厚历史根基的文化意识等,在《哀江南赋》的正文铺展与典故运用中更加突出而深沉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