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3篇
科学研究   4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作为国际化的最显著标志,学生的跨国流动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国际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英国于2006年推行"首相倡议—国际教育项目"第二阶段战略计划,并于2011年由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发布《首相倡议之学生经历报告2006-2011》,全面总结过去五年提升国际学生教育质量、提高国际学生满意度的措施与收效。鉴于英国国际教育的经验,我国需要关注留学生就读满意度,提高高校教职工国际化水平,资助相关实证研究的开展,进一步发展留学生教育。  相似文献   
72.
“私人企业倡议”是里根政府时期对拉美经济援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把促进拉美国家私人企业发展和鼓励拉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作为两大中心目标。这一倡议在促进拉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拉美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私人企业倡议”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拉美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73.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能力锁定效应使其难以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攀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跨越成长瓶颈提供了机会,可以通过嵌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成的区域价值链实现迂回升级。跨界搜索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获取异质性和互补性资源的有效方式,在嵌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过程中,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技术驱动型跨界搜索、市场驱动型跨界搜索和生产驱动型跨界搜索,充分挖掘这一区域价值链上蕴含的成长要素,为企业升级集聚能量,从而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位势的跃迁。  相似文献   
74.
《大连大学学报》2018,(5):76-80
"一带一路"倡议为加强辽宁与新疆东西两地间的锡伯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发展平台。两地在发展文化产业和开发旅游资源等多方面的深入合作,将进一步促进辽宁地区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两地还需携手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众展示锡伯族文化,并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为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5.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逐步增多,在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教育合作从无序走向有序,合作办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合作形式从线下走向线上。然而,数智时代的到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如合作机制尚不完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共同体”意识薄弱、教育数字化程度和水平差异明显。因此,为提升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适应性与现代化,需要双方协同构建系统的数字化合作新机制、共同搭建职业教育合作数字化新平台、推动制定差异化职业教育合作新战略、协力构建更加创新包容的数字教育联盟。  相似文献   
76.
"一带一路"倡议是统筹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长远的、顶层的国家战略,这一倡议为中国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在:(1)构筑了主要节点城市旅游有机网络系统;(2)提升和扩大了节点城市旅游区位条件和空间范围;(3)凸显了旅游核心节点城市的中心地位.据此提出需要在明晰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变化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7.
陈华健 《今传媒》2024,(2):87-90
中国和伊朗作为丝绸之路沿线上的两个重要文明古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通过“丝绸之路”这一纽带展开了紧密联系,推动了双方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本文回顾了中伊双方通过“丝绸之路”这一纽带所创造的文化交流史,指出这一历史既有利于持续深化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国友好关系的稳步发展,又能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作出新的积极贡献;同时,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伊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更加良性发展的中伊文化交流模式及其相关策略,旨在树立“一带一路”友好合作的典范,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合作与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8.
文章首先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以来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的建设成效,阐释了“一带一路”建设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进而,结合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实际国情,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经济贸易新形势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从产业链协同、营商环境建设、新动力培育、科技创新赋能、风险管控防范5个方面提出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9.
80.
以1 256条有关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标准化项目为有效样本,在有关面向“一带一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驱动因素、作用机制以及联盟模式类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联盟的运行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发现联盟的三种运行模式主要为:标准扩散与应用采纳型、技术合作与标准共研型和标准优化与迭代升级型。深入探讨各运行模式的实现路径可知:标准扩散与应用采纳型以沿线市场的产品需求为导向,目的是推进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技术合作与标准共研型以沿线市场的新产品需求为导向,目的是通过联盟共研新的技术标准;标准优化与迭代升级型以沿线市场的产品升级需求为导向,目的是实现技术标准的升级优化。通过分析三种运行模式的路径与应用情境,为探究和丰富中国企业技术标准走向“一带一路”市场的多元发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