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44篇
体育   1350篇
综合类   14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浅论影响中国男排快速多变发挥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组织“快速多变”进攻战术体系基本条件的分析,针对中国男排的进攻战术体系,进一步分析影响中国男排快速多变发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2.
推荐者的话     
这是一则美文。尽管它的篇幅不长,语句似乎也很平淡,但却不乏哲理和情致。套用文中的话来说,它是一篇读者在阅读和文字搜索中能找到哲情落点的生活小品。这种使人产生解析生活的欲望的联想点和闪烁点,正是构成作品美感的源泉。因为思想、尤其是对生活与人生富于启示的思想,本身就是美丽的。哲理和情致不是从活生生、水灵灵的社会生活中硬挤榨出来的,而是在加入审美的艺术溶剂后,从生活的汁液中萃取和自然析出的。生活中并不缺乏哲理和情致,缺乏的是发现它的眼睛推荐者的话@梁志群  相似文献   
123.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7):90-91
发球抢攻是一种套路,发球前要事先确定发球的旋转和落点,以及对方将如何回接,回接到什么落点。要想组织成功的进攻就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然后赛场中有很多变化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调节,因此运动员在组织  相似文献   
124.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临场技术统计,对福建省第13届运动会网球比赛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发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发球攻击力不强;第一发球失误后,第二发球质量较低。建议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进一步提高发球质量,并牢记发球的要素:抛球是基础、旋转是关键、稳定性是保证。  相似文献   
125.
雕刻美·力     
精湛球技需强大的力量,精美球衣需完美的身形。这个火热季节,一定要为健美和力量而努力!美力肩发球技术,看似力量决定成败.其实最重要的是完美地转肩  相似文献   
126.
尹宵 《乒乓世界》2004,(2):56-57
随着波尔的崛起和施拉格的复兴,“逆旋转发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本刊2003年第12期刊登的《施拉格正手发球全解析》中,就清晰地分解了这位欧洲老将的各种“逆旋转发球”动作,相信球迷朋友已经从中窥见了一些技术上的诀窍。然而,与常规的正手发球相比,“逆旋转发球”的流行,仅仅是“向左转(左侧旋)”与“向右转(右侧旋)”这么简单的区别吗?  相似文献   
127.
小茼 《体育博览》2010,(3):52-53
正手虽然是网球入门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想要击出像费德勒一样出色的正手,就要掌握适当的技巧,这样胜利才有保证。  相似文献   
128.
王亮  马志军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3):21-24,72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王皓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反手反面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直拍选手更好地解决3段中如何运用这一技术环节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分析探讨了扩大发球区对运动员接发球认知心理及发球技战术发展与创新的影响,提出了发展与创新发球技战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0.
从我小时候起,直到现在为止,我在训练中对中路球的练习都很多。首先要注意不同技术的科学组合--何时用反手击球,何时用正手攻。当来球到身体中路偏右位置时(这是对右手握拍者而言的,对我来说正相反,应是中路偏左),有意识多用正手侧身进攻;当来球靠近反手时,有时移动半步用反手攻,动作不宜太大,特别是防守时,来球太快以致我方来不及时,如果仍勉强用正手侧身攻,即使打过去质量也不高,下一板让对方压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