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0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教育   8159篇
科学研究   563篇
各国文化   70篇
体育   1278篇
综合类   629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129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578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900篇
  2010年   861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1443篇
  2007年   824篇
  2006年   712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闵大洪 《新闻前哨》2008,(10):13-15
中国网络媒体伴随北京奥运全过程一路走来.不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入宣传,还是对各项筹备工作进展的广泛报道;不论是对全国人民参与的普遍动员.还是对国外反华势力干扰的坚决反击,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工作。各家网络媒体更是制定奥运报道战略、建立指挥体系、健全组织架构、完善运作流程,全面提升了报道能力和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82.
试析"八卦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界里有违新闻传播规律和专业主义精神的“八卦新闻”甚嚣尘上,实际上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本文希望通过对“八卦新闻”进行一次学理上的梳理,对新闻的健康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3.
《新闻实践》2008,(8):I0001-I0002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各国记者忙得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媒体间的"奥林匹克竞赛"提前拉开了序幕。据介绍,北京奥运会将迎来205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名运动员以及随行官员,而记者的数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将达到近4万名。7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三大新闻中心同时开放。主新闻中心负责接待5600名文字和摄影记者,国际广播中心接待1.6万名电视记者,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注册记者"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参加非赛事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84.
从奥林匹克历史来看,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各国主要领导人为各国举办奥运会游说的情况。大家看到体育在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奥运会这个大平台,申办奥运会成为没有硝烟的战争。奥运会在国际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5.
吴思佳 《青年记者》2006,(22):27-28
伴随着一些新的报道方式和思潮,如深度报道、新新闻主义的出现,纯客观报道模式受到一定冲击,一些记者开始在报道中有意识地展现自己的创作主体身份,记者的行为和思想直接构成报道内容的一部分。这便是文中所要讨论的报道主体在新闻报道中的“自我呈现”。为了使研究更为全面,这  相似文献   
86.
陈炜 《新闻传播》2006,(8):19-21,27
伴随着法治观念的深入,2005年传播法的发展和研究出现了颇为兴盛的态势。这一年,大量西方传播法著述被译介到国内,国内有关传播法的理念、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也出现了专业主义趋向。传播法研究的深入,使得传播法在中国日益朝着一个法学和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发展。但是中国传播法的研究毕竟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2005年的研究话题中,应用性的热门话题主要集中在大众传媒的运作、职业道德等方面,基于法学角度的学术性研究话题较为分散,但是与以往相比,相对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87.
刘擎 《出版参考》2006,(7):11-11
我们的文化中滋长着一种愈演愈烈的“证书狂热”。—个年轻人从学校到职场的生涯几乎是一场证书角逐的漫长竞赛,宛如从饲养场到屠宰场出口上市的牲口,在身体上加盖各种资格认证图章,以便在市场上待价而沽。而就业培训与指导中种种“包装自己”、“推销自己”的秘诀大多在唆使学生努力加盖更多、更醒目的图章。对形形色色资格证书的追逐,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集体疯狂。  相似文献   
88.
媒介专业主义与商业主义孰重孰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专业主义与商业主义存在的理论基础 对于新闻事业的功能与属性的认识,在我国新闻界有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王中教授曾提出报纸的两重性,一是宣传工具,二是商品,要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在”尊重新闻规律”的旗号下,新闻界摒弃了“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论,重新肯定新闻事业是以刊载时事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随后,信息概念的  相似文献   
89.
2003年5月29日,BBC播出了记者吉利根的一则报道。报道引述一名英国情报官员的话说,布莱尔政府为了发动对伊战争,授意在2002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中。添加了萨达姆有能力在45分钟内发动生化武器袭击的情报。这一报道使得布莱尔政府陷入了尴尬的  相似文献   
90.
美国的公众新闻业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众媒介是公共空间的主要建构者,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政治进程,促进民主发展。但媒介最近十年的变化已经导致这个公共空间被商业主义“殖民地化”。公司商业主义的发展横扫公共领域的媒介,社会生活商业化———媒介在中间起了中心作用———已经将公民的身份变成了消费者。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