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505篇
科学研究   10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试探析“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理论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辨析教育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论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实用主义研究范式,“干预设计”是其独特话语,学习科学是其研究域,但是“基于设计的研究”想要成为一种成熟的教育研究范式仍需要研究者的持续努力。  相似文献   
102.
陈鲜丽 《天中学刊》2008,23(2):32-33
用滴加丙烯酸并同时以氩气吹出生成物的方法合成了少量的丙烯酸正辛酯产品,并对丙烯酸正辛酯进行了红外光谱归属分析,也测定了丙烯酸正辛酯的折光率和沸点.  相似文献   
103.
我说 在"90后"的世界里,音乐早已不是单纯的旋律那么简单,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音乐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关于个性,关于梦想,关于生活.  相似文献   
104.
民办学校产权制度的修改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学校财产权是指民办学校对其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民办学校财产权关系的界定并不清晰,影响了投资办学的积极性、学校财产管理的积极性及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应对现行民办学校财产权制度进行重构,明确民办学校存续期间财产权的归属及其终止后剩余财产的最终归属,重新界定合理回报的性质,明确出资者的出资额不随校产增值而扩张,从而促进民办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5.
西汉八校尉是武帝时设置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在内镇守京师,出外对敌作战,对整个西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史书记载不详,涉及八校尉的史料也十分匮乏。众多学者对八校尉的设置目的及其归属问题,各家诠释各不相同。细考史料,八校尉设置的目的是用于对外作战。它是一支独立的作战部队,不隶属于任何部队,直接听命于皇帝。  相似文献   
106.
现代汉语中出现的一类新词语--外文字母词语,人们对它是否是汉语词汇,认识不一.本文从词语理据的角度去分析外文字母词语,从而判定其是否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员.  相似文献   
107.
作为最早在我国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之一的五保供养制度,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的供养责任主体有所差异,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的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五保供养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凸显出的社会保障制度转换后保障缺失及五保对象的财产归属权不明确、五保供养质量难确保、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一些列问题,都亟待通过明确赡养人权利与义务、健全法律、加强评估监督、鼓励社会参与等形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8.
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109.
就安乐死划分,权利归属,立法和实施以及安乐死在生命伦理上的认可,所涉及的法律和伦理的矛盾问题予以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10.
论婚约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约关系所产生的种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调整,首要任务乃在确定婚约成立的时间.婚约关系的存在将产生特定的诉讼法上的效果,并使婚约当事人负有特定义务.婚约解除后相互"送"给对方的财物即失其基础,因婚约解除而受损害的一方可以人格尊严权受损害为由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