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2篇
教育   172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重庆电影业经过历史的发展,到抗战时期,形成了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的生产流程,这标志着陪都电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在战时机制下,陪都抗战电影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传播理论,普遍重视电影的宣传教育功能,艺术要求降为次要。同时汲取苏联电影业的经验,变更电影体制从民营转变为国有。本文从电影传播的角度为切入点,以求把握战时状态下中国电影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22.
三、中德断交与“宣布对德义立于战争地位”胡乔木在一次关于党史问题的讲话中谈到,“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有一段时间也认为英美完了,也想过向日德靠拢。  相似文献   
123.
九品中正制始创于曹魏,沿用于两晋南北朝,至隋开皇年间才废除。创立此制的最初目的是以德、才衡量人物,量才授官,以期达到整理吏治,巩固封建政权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流弊逐渐显露,大致有以下数端:滥用职权,制度缺乏约束;徇私舞弊;脱离实际,品评无据;品评人物重家世、轻德才;品评含混,混淆通才与专才。九品中正制流弊的产生原因或为多方面的,然根源在于其基本属性,即它是一种"战时政策"。  相似文献   
124.
论文阐述了从大革命失败到“七七”事变爆发之前这十年间,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国民党报刊、共产党报刊以及私营报刊的发展历程,并指出这一阶段报刊发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5.
永安作为抗战时期福建省政府所在地和全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现保留了较多的抗战文物建筑。受多种因素影响,现存单体建筑存在年久失修、违规改造等现象,急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和保护。结合实例,采用现状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永安吉山抗战文物建筑形成与现状的角度出发,对战时征用功能的复原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抗战文物建筑的保护研究做了完善与补充。  相似文献   
126.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各解放区。陕北是蒋介石进攻的重点。到了11月以后,延安的临战气氛已经越来越浓。据《杨尚昆回忆录》记载,1946年11月11日,刘少奇在中央党校召开的干部大会上作撤离延安的动员.说胡宗南要进攻延安.因此中央机关将撤出延安。  相似文献   
127.
公费制是国民政府战时创立的一种教育救助制度,主要目的是为救济战区流亡青年,后来由于战争的扩大,许多非战区的贫苦青年也可享受此待遇。公费制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贷金制。1943年,国民政府公费教育制正式确立,此后又对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公费制的实施对于维持教育的正常运转,救济流亡学生和保持整个中国教育的延续性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8.
抗战初、中期,日本对华中沦陷区的重要经济部门实行严密的操纵和控制,伪政权的自主权很小。1942年底,日本为挽回侵略战争的败局,缓和日伪之间的矛盾,制定了对华新政策,由直接操纵沦陷区经济改为通过伪政权出面进行经济掠夺。在日本的授意下,汪伪政府以“参战”的名义,对其经济机构进行调整和改组,并颁布《战时经济政策纲领》,逐步将其统治区经济纳入战时体制的轨道。该文通过对汪伪战时经济体制形成背景及过程的分析,初步揭示了华中沦陷区经济的基本结构及其殖民地性质。  相似文献   
129.
第14条 强化自身就等于削弱对手 很多业余棋手认为象棋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中局阶段激烈的肉搏,一方或是力大势沉,或是马快枪急,好看得很.但是真的轮到自己下棋的时候,却对这种极为推崇的肉搏战望而却步,不敢选择.一些攻杀能力极佳的业余棋手谈到肉搏战时,往往都有一种只要搏就行了的想法,只有拼得刺刀见红,才能显出英雄本色.甚至还有人这样想,反正肉搏战是生死由命成败在天的事,靠运气也是未尝小可的事.其实肉搏战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掌握有效的用力方法,即比较高明的战术,总会驾驭的.尤其在双方棋子进行错综复杂的争夺时,大家只有抓住其中变化的主线,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的.下面的几条棋理都是围绕这类极端的局面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出兵波兰东部对于战时欧洲力量的对比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作为波兰安全的保护国,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为实施对德战略,防止苏德结盟而对苏联的行动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同时积极改善英苏关系。英国对苏联行动的反应直接关系着战争进程的发展,是战争初期英国战时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