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895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265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投名状     
陈可辛的《投名状》让坊间开始流传兄弟不可靠的故事,不过,对于那些大牌教练而言,在搭建自己的执教团队时,宁愿信任自己的兄弟,也不愿接受俱乐部或者国家队雇主的安排。  相似文献   
82.
很多人把教练员比作驯兽师,尤其当他们帐下拥有一大批个性乖张的天才时,工作将更艰难:要让狮子听话,但又不能变成绵羊,很多时候自己却成为被咬的那个。三个人的烦恼比起排兵布阵,管理球员更让教练们头痛。莫里尼奥刚从波尔图到切尔西,《太阳报》就讽刺他:伦敦都是百万富翁,你来了可得小心。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不能树立更衣室权威,什么战术和阵型部是无用功,尤其是球队里总是有那么些不听话的剌头,他们永远在等着看你的笑话。新教练上任,球员们总会极力表现自己,但他们大部分动作在场下。葡萄牙人的前任、意大利人拉涅利在斯坦福桥晚期的访谈代表了大部分教练的心声。莫里尼奥师从老罗布森,也研究过拉涅利的管理模式,但三人的管理  相似文献   
83.
民间教练     
《网球》2008,(9):18-18
杨兴刚(Xinggang Yang)城市:重庆/年龄:35岁职业:重庆大学体育学院网球专业教师,重庆大学网球队教练,长期从事青少年/成人网球教学。执教成绩:2006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重庆大学网球队教练,男子甲组单打第五名。2007全国研究生网球锦标赛重庆大学网球  相似文献   
84.
我们已经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二十多年了,在执教生涯中,常常碰到学生在训练或比赛时出现小腿抽筋的现象。有的学生还反映晚上睡觉时也出现小腿抽筋,影响了训练、比赛或睡眠。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我们重新翻阅《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书籍,并在请教医生后经过反复实践,总结了一种简单的解除小腿抽筋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也向诸位讨教。  相似文献   
85.
皇马的两座联盟杯冠军都是由路易斯·莫洛尼率队捧得的,莫洛尼是个猛人,他曾四度执教皇马,而且玩的就是个心跳。第一次是1974年1月至5月,他以救火教练的身份来到皇马,当时他的前任穆尼奥斯已在皇马执教近15年,但因在联赛中以0:5被巴萨血洗而黯然下课。莫洛尼来到伯  相似文献   
86.
不久前,我和几位同事参加了一次特级教师课堂观摩活动,一位特级教师执教后,说到:“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其意思不难理解,就是建议教师在课堂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打击。这位特级教师的话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  相似文献   
87.
全国特级教师王菘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是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相似文献   
88.
2012年2月28日,广西特级教师"琼凤工作坊"在贵港桂平市社坡镇社坡中心小学开展了一次"以学定教"主题教研活动。工作坊成员陈格华老师的一节"以学定教"模式的略读文教学——《路旁的橡树》的课例展示,使老师们对"以学定教"有了更清晰的、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9.
杭惠 《小学生》2013,(10):37-3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它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沉寂的机体,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因而倍受执教者的青睐。有很多的执教者乐此不疲地热衷于利用画面、音乐、色彩来营造教学情境,刻意把课堂变成一个有形、有声、有色的艺术天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也展示了多媒体技术较传统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可问题在于,如果这些"画面"喧宾夺主,取代了语言文字,便会事与愿违,使语文课堂教学徒具观赏性而失去实际效果。笔者认为,许多"画面"说到底不过是对文本的"图解",如何选择并在恰当的时机使用,实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赵忠 《考试周刊》2011,(22):230-231
有这样一件事:一天,有位五年级学生家长到学校来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当发现孩子的成绩下滑了,知道他上课经常萎靡不振时,当即怒形于色,当着老师的面,桌子拍得震天响,不仅严词责问,而且拳脚相加,幸亏老师加以阻止,使孩子才免受皮肉之苦。而孩子只是以泪洗面,就是不吭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