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48篇
综合类   2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全国首届武术形象大赛众多报名参赛选手中,有一份资料特别醒目,她就是连续五届辽宁省女子散打冠军获得者、世界警察搏击大赛女子银牌得主——杨光。 2002年岁末,一场世界各国警察的擂台大比拼在北京拉开了序幕。 来到比赛场地,人们发现现场景大的亮点竟是那些在场上捉对厮杀的各国警花们。笔者专程采访了在这次北京世界警察搏击大赛中惟一击败泰国女子泰拳王的中国警花杨光。  相似文献   
92.
在所有的搏击术中,泰拳号称“500年不败”,它的“银”体现在拳手可同时用拳、腿、肘、膝等部位攻击对方,比赛中,流血与死亡往往与之相伴。不久前,  相似文献   
93.
姜雪婷 《体育文化导刊》2011,(2):102-107,13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对我国古代徒手搏击术语进行详实解释与划分,并纠正其中一些乱用混用的说法,这有利于我们对我国古代徒手搏击历史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94.
<正>跆拳道(TAEKWONDO)是一项来自韩国的传统体育运动,是一种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搏击格斗的强身武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超过5000万的跆拳道练习者,所以跆拳道亦被称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  相似文献   
95.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50名散手运动员和42名拳击运动员的损伤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头面部损伤是散手和自由搏击运动员的主要损伤,而自由搏击运动员的头部损伤发生率高于散手运动员,散手运动员下肢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由搏击运动员;扭伤、擦伤、挫伤是散手和自由搏击运动员发生的主要损伤类型,严重损伤如骨折、脱位、严重颅脑损伤较为少见;散手运动员中扭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拳击运动员,而自由搏击运动员手部挫伤、脑震荡的发生率高于散手运动员.  相似文献   
96.
周建勇 《武当》2005,(5):36-37
武林中常闻一些习武数十载,甚至身为武院教授的人物,居然会被不懂武功的地痞恶棍打得遍体鳞伤,无脸见人。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条: 一是他们平时苦练的"套路舞术"在街头格斗中,根本无法用于实践,充其量只能健身或骗骗外行,一旦动真格,就只有挨打的份了。二是他们自以为练成的所谓铁掌、铁腿功夫,你以为他们在实战时也能像平常表演那样潇洒自然,得心应手,掌到石开?其实不  相似文献   
97.
翟群  萧自康 《体育科学》2006,26(9):59-62
应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实验方法——内隐联想测验(IAT)和罗森博格的SES自尊量表为研究工具,对62名搏击运动员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搏击运动员内隐自尊的实验效应非常显著,被试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内隐自尊没有显著影响;被试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间没有相关,是相互独立的不同的心理结构;搏击运动仅对被试的外显自尊有一定的影响效应,而对被试的内隐自尊不产生显著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98.
赵发田  李蕾 《中华武术》2003,(11):25-25
2003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男子赛区)于9月18~1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郑州杂技馆举行,42个代表队共468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比赛,这是有史以来参赛队和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山东、解放军、河南、江苏、解放军体院、广东分别获前六名。陈龙、刘振、于飞彪、赵波、赵光勇、邰普庆、郭允超、柳海龙、乔小军、杨松、杨晓靖分别获11个级别的冠军。整体来看,男子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比  相似文献   
99.
每到学习日,三三两两离退休老干部,兴致勃勃地背着剑,提前刀,从卫星城的大街小巷汇聚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学拳学剑成为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00.
曲凤鸣  乔海 《精武》2003,(5):4-6
八大引手是太极梅花螳螂拳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八个动作,也可以说是该拳种的精华。过去,郝恒禄、曹德坤和杜锡宝之所以能够纵横天下,无不与他们苦练这八大引手有着直接的关系。俗话讲“熟能生巧”,这里讲的“熟”,就是苦练,“巧”,就是技巧,用在搏击上,就是“绝招”。只要用心钻研,就会练出真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