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9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及人们的表现 ,说明环境污染给大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 ,告诉人们要珍惜、保护环境 ,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谈话中设疑课始 ,揭题后让学生们围绕课题说说最想知道什么 ,“为谁举行的葬礼 ?”“怎样的葬礼 ?”“为什么是特殊的 ?”然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自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 ,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二…  相似文献   
92.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努力并成功开掘回族文化心理的长篇小说。本文拟采取文化人类学关于族群认同的理论概念,从语言文字、饮食习俗、建筑服饰、婚丧仪式、节日以及心理结构六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文中高扬的回族自觉的族群认同意识和深刻的历史记忆,揭示回族作为一个散居群体能够在中华大地顽强生存并壮大的内在驱动力。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回族族群认同的高扬对其他族群的发展是一个有益的昭示与启迪。尽管如此,其未来的健康成长距离文化自觉还有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93.
葬礼仪式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历史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东、西方之间在丧葬习俗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基于它们对死亡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从儒家思想、基督教、宗族和教会的角度可以解析中西各具特色的丧葬习俗形顾的文化内因.  相似文献   
94.
丧葬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门头村门头屯花蓝瑶丧葬传统特色依旧。本文对新时期花蓝瑶的丧葬文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描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丧葬的主要特征,旨在通过对花蓝瑶丧葬文化的研究昭示花蓝瑶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为推动花蓝瑶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5.
李姗姗 《考试周刊》2008,(17):61-62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尤其是塑造了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等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士性形象,揭示了她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体现女性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敏感和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96.
陈建先 《四川教育》2008,(12):28-29
一教:感受“人文”的魅力。沐浴“人文”的光辉 第一次教《特殊的葬礼》是在2001年12月,地点是杭州。我把目光锁定在一个热点话题——“感悟”上。我的初步认识是:“感悟”是相对于“人文”而言的,它强调的是语文的人文性,注重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97.
易晓 《四川教育》2008,(12):29-29
阅读教学应始于“悦读”,这是件令师生情怡之事。它是成功的四方对话(教师、学生。作者与文本),是心与心的交流,课堂上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使课堂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精神乐园。这种以人为本的新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心灵息息相通,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让学生能够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在天高任鸟飞的大胆想象中,进行独特的个性化阅读、感受、理解和应用。这是陈建先老师《特殊的葬礼》一课给我的感悟。  相似文献   
98.
文章通过对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和叶广芩的《雾》的比较分析,探讨二者独具匠心的小说整体框架,同时比较两部作品在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
葛敏敏 《课外阅读》2011,(12):342-34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与文本对话,发掘和填充文本的“空白”。将教材内容变为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赋予材料以生命力,使材料回归生活,走向学习者。  相似文献   
100.
《全国新书目》2011,(5):52-52
1、《中华一万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本书作者用了12年时间搜寻和研究相关资料,考察和调查大量遗址,以通俗历史读物的形式复原了中华前5000年历史场景,从而第一次完整地展现了中华一万年的文明史。2、《葬礼之后的葬礼》(浙江文艺出版社)在过气女演员白丽莎的葬礼上,其弟白至中中毒而亡;不久后,其儿媳妇又被发现死在家中,情侣搭档莫兰和高竞,在纷乱的现实中找到了真相。3、《夏天,夏天》(浙江文艺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