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0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全国高职院校学报研究会第一届第二次学术年会于2005年6月11日在南宁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全国各高职院校为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办刊的经验和体会,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有关精神而举办的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学报界的一百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台湾学者首次来邕与高职院校学报同仁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2.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企业管理已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步入更高境界的文化管理。高品质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已是不可争议的事实,正在引起企业普遍的关注。企业是人群组织,企业文化就是“人”的文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建设高品位的企业文化,那“源头活水”就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职工既是实践企业文化的主体,也是认识企业文化的主体,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对于建设企业文化至关重要。在综合素质当中,思想素质是各种素质之“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3.
从本质上看,WTO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以人的智力和知识为核心的文化交流.这种交流承载着营造一种文化精神家园的重任。面对WTO对人文精神的呼唤,人文教育就应该顺应WTO发展,夯实文化底蕴,铸造健全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营造自由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4.
荣坤 《档案管理》2006,(4):74-74
蔡总编:您好!我追求一种新鲜、深刻、感人、愉快的东西,现在《档案管理》已经成为我的挚爱。章朴实无华,真实贴切.让人看后从内心深处涌上一股暖流,沁人心脾,潜入心怀。(蔡:这种追求是一种高品位。只是我们远远没有达到读的期待。)  相似文献   
35.
李平 《成才之路》2009,(27):34-34
《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言的本质是实践,语言素养的提高过程,就是一个在特定的环境中体验、感悟的过程。语文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语文教师要通过语言实践训练,使之积淀为学生的文化心理品格。只有这样定位,才能体现出语文课的高品位。  相似文献   
36.
《教育科学论坛》2009,(10):F0002-F0002,F0003,F0004
成都市实验中学是位于成都城东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的办学使学校迅速成为“成都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园林式单位”、“成都市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学校”、“成都市体育传统学校”和“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  相似文献   
37.
人人会说话,话不一定说得好。我们这个时代,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的出现,使有声语言成为传播中的主角,而有声语言品质又存在着高、下的规格划分,一般来说,合格的有声语言符合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基本要求,而高品位、高规格、高质量的有声语言经典则进入到文化传承的高层次领域。  相似文献   
38.
地方电视台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着力点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近年来,延安电视台在改革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新闻改革创新,紧紧“依托特色资源”,全力“打造精品节目”,策划摄制了一大批特色鲜明、跨区域、高层次,高品位的大型专题节目。体现了小台敢做大节目的魄力,和小台能做大节目的能力。  相似文献   
39.
创新能力是一种由知识、能力、个性等因素构成的高品位素质,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创新的潜力。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又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同时还应拓宽创新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40.
李海林先生认为“学生阅读教材里的这些文章的目的本质上不在于获得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本身.而是这些文章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所产生的‘如何传达信息’的信息.这种‘如何传达信息的信息’就是‘言语智慧’”。我们知道.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理解和运用言语的能力.而精妙的言语表达形式.正是文本作者高品位的理解和运用言语的语感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