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27篇
科学研究   38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市场竞争的转型时期,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师德?师德被赋于怎样的新内涵淡泊名利的健康心理、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刻苦钻研的创新意识.真正把给予、奉献、创新作为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12.
魏晋时期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关键在于确立了审美型的文化心理结构。当时的时代环境和各种流行的哲学思潮,促使了这种审美型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而这种审美型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为“智慧兼深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3.
《左传》人物在死亡之前的绝望、忏悔、矛盾、决然、焦虑等心态,一方面反映了人物迥然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则折射了春秋时代的价值追求并肇造了“舍身取义”的中国古典生命观。作者在刻画人物濒亡心理时所运用的以言行传心、悬想代言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4.
昔日辉煌的赵树理方向与今日赵树理研究界的相对冷清同样是令人关注的文学现象。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评论介入、创作心理及读者群的转换几个方面去分析赵树理的创作“命运”,并在此基础上体验赵树理创作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115.
汉语姓名地名系统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名、地名系统及不同的命名方法入手进行透视,讨论汉语言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及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6.
在体育课"跳马"教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恐惧心理,致使教学任务不能正常完成,应用心理学的有关规律为教学提供方法和依据可以消除恐惧心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7.
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旅游地环境的制约,同时对旅游地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强烈,这种影响不仅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包括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本文从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地社会环境的经济、社会系统、文化和居民,四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提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保护,还必须重视对社会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8.
乍读《三侠五义》,包公形象给人的感觉显得单薄、流于程式化。但如果我们把包公这一形象放在我国古代小说的整体流变中,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中,以及由此种文化产生的特定民族心理中加以考察,我们就能发现并非如此,他自有其丰富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9.
从民族文化心理透析日本的战争反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社会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转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民族优越感、力量崇拜心理和集团主义倾向。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深深影响着当代日本社会,它从深层阻碍着日本社会确立正确的历史观,推动着日本社会不时掀起极端民族主义的波澜,从而影响着日本对战争的反省。  相似文献   
120.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任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当代大学生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的宝贵人才,也是科学发展观战略实施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