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27篇
科学研究   38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清军入关及南下,南明各社会群体心态表现复杂,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的不同行为。既有对南明政权的失望,也有对儒家教条的恪守;既有对清政府的感激,也有对清政权的愤恨。无论是哪一种心态及行为,都没有逃离出道德与利益的尖锐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82.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而与学生群体密切相关的另一个群体--教师的心理健康却未引起关注,有关部门应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使教师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83.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英语翻译者带来的困扰更多、更复杂。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将会给英语翻译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缩小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台湾娱乐节目通过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观众的视野,并以其鲜明的特色博得来越多的观众,国内一些电视台也争相转播。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台湾娱乐节目的特色,并解释了其在中国大陆热播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85.
在杜甫以后历代论诗绝句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出在后人心目中的杜甫是什么样子的。先说一个小插曲,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记载,李白有《戏赠杜甫》一诗,曰:“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清人仇兆鳌曰:“此诗,唐人谓讥其太愁肝肾也。今按《李集》不载,洪容斋谓是好事者为之耳。李杜文章知己,心相推服,断无此语,且诗词庸俗,一望而知为赝作也。”或许洪、仇的看法是正确的,但这首诗写出了杜甫作诗  相似文献   
86.
用人生意蕴来沟通古人与今人的心灵,使学生能从古诗文中获得有益于现实人生的营养,构建辉煌的人生境界。帮助学生寻找与古诗文产生心灵感应的契合点:从古人和今人人生状况的相似和相续之处入手;把握古人和今人一脉相承和大致不变的心理气质;探寻绵延沉积的民族文化心理。从善待客体,明确艺术思维的对象范围以及善待主体,让学生参与作品的再创造等角度指导学生领悟古诗文的人生意蕴。  相似文献   
87.
针对中学生大多数存在写作心理障碍、写作质量差的情况,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解决畏惧心理、冷漠心理和对抗心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88.
德育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内容有时被看得太宽了,有时又被看得狭窄了。德育往往在被特别强调中削弱了。德育在追求很高目标的时候把自己的基础忽视了。德育方式上的问题与上述现象都有密切关系。德育特别重要,因而应特别关注自己的问题,以求得特别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李清照现存六首咏梅词,富于“审美张力”是这六首咏梅词共同的审美特色,这一审美特色具体表现于写境抒情、艺术风格和词意结构等三个方面;通过探讨李清照咏梅词的“审美张力”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可以见出无论是李清照早期还是南渡后的咏梅词中,梅花与词人,梅品与人品,梅心与词心,都有惊人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90.
以改革的精神促进农牧区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增强农牧区群众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及农牧区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创建新型的社会主义农牧区群众文化,为农牧区改革与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