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41篇
科学研究   69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82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应明确农民工的法律地位和维权程序,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农民工应享有的劳动报酬权、职业培训权、加入工企权、休假休息权和社会保险权等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2.
地盘是军阀生存的基础,对地盘利益的争夺构成了军阀活动的主要内容.军阀地盘的位置关系及其空间分布影响军阀势力的发展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军阀间地盘利益冲突的不可调和性,是军阀政争的死结,导致彼此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战争泥潭,进而在战争中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遵循等价交换、自由竞争、利润最大化等原则 ,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肯定个人利益的同时 ,必须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4.
动机、兴趣、爱好三者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促进。本文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纯洁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  相似文献   
15.
衡量一个党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首先要看这个党是否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即科学地把握了以民为本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实事求是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始终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人民利益思想主要包括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明确肯定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创造性地提出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等。其对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达到利用中国战场捆住日军手脚的目的,苏联通过外交关系影响国民党,通过共产国际影响共产党,促成中国国内两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抗战前期的主要支援国,苏联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党挑起大规模内战的企图,对维护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苏联为了本民族利益,过分看重国民党,甚至要求中共以妥协退让来维持统一战线的做法使中国抗日有生力量遭到重大损失,妨碍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术腐败有多种成因因素,其根本原因关涉到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利益问题。本文在对利益冲突与学术腐败泛化的基本阐述之上,对高校教师的利益需求和高校学术评价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合理利用利益机制,整体化、制度化解决高校学术腐败问题的基本思想。并强调,利益协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制约我们有效解决学术腐败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 ,立足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大坐标系中思考我国的对外战略 ,形成了内涵丰富而见解独到的国家利益观。他的国家利益观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 ;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的结合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在今天 ,认真研究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限制过于严格,有碍公民宪法权利和依法行政目标的实现,也日益暴露出与世界法治趋势不相一致的矛盾,应当予以调整。涉及公共利益损害的行政诉讼,实行“公民有权”原则,规章及以下层次抽象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合理性问题应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缩小行政终局裁决的范围,赋予更多的行政相对人以原告诉讼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