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10篇
综合类   4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roaches adopted by high-level field athletics coaches when attempting to refine an athlete’s already well-established technique (long and triple jump and javelin throwing). Six coaches, who had all coached multiple athletes to multiple major championships, took part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focused upon a recent example of technique refinement.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a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 The coaching tools reported we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ose advised by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focusing on attaining “buy-in”, utilising part-practice, restoring movement automaticity and securing performance under pressure. Five of the six coaches reported using a systematic sequence of stages to implement the refinement, although the number and content of these stages varied between them. Notably, however, there were no formal sources of knowledge (e.g., coach education or training) provided to inform coaches’ decision making. Instead, coaches’ decisions were largely based on experience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the sporting domain. Data offer a useful stimulus for reflection amongst sport practitioners confronted by the problem of technique refinement. Certainly the limited awareness of existing guidelines on technique refinement expressed by the coaches emphasises a need for further collaborative work by researchers and coach educators to disseminate best practice.  相似文献   
102.
最后用力阶段髋的稳定性对标枪运动员出手初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我国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髋关节的运动状态进行测试与比较,发现左、右髋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标枪的出手效果。  相似文献   
103.
标枪飞行轨迹的计算机仿真及实际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倩 《体育科学》2001,21(1):73-78
研究采用风洞实验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计算标枪在三维空间的飞行轨迹,对影响标枪飞行远度的各种因素,如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初始攻角、初始俯仰角速度、初始偏航角等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还根据标枪运动员投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女子标枪运动员的最佳初始条件组合。  相似文献   
104.
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逆向递进"教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大学并轨扩招给体育院校的田径课,特别是投掷项目的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如何解决学生人数增多,学时减少,场地不足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从优化组合教学环节,精简教学内容和手段出发,设计“逆向递进”分解教法用于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教学,并进行对比教学实验,取得了较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能力是基础,技术是关键,这是现代标枪的投掷特点和发展趋势。因此在投掷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标枪在空中的运行轨迹并结合标枪的特点采取相适应的出手角和冲击角,才能发挥运动员身体最大潜能,获得良好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 1980年以来世界女子标枪发展状况 ,以及不同规格女子标枪飞行与落地性能特征的分析认为 ,国际田联决定使用女子低重心标枪是值得认真商榷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7.
对少年标枪运动员易春梅的优势分析及GM(1,1)建模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易春梅标枪成绩的提高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旨在探讨其内在联系和规律 ,并针对运动成绩的模糊性、未知性 ,运用灰色理论的灰色模型方法 ,建立专项成绩的灰色 GM(1,1)预测模型 ,进行了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分析 ,并运用该模型对易春梅 1999年和 2 0 0 0年的运动成绩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8.
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 2 9人次投掷步技术纪录影片的解析 ,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投掷步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 ,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 1、2步躯干后倾角过大 ,使第 2~ 3步躯干后倾角变化量相对较小 ,影响了交叉步的动作幅度。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交叉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肢前移幅度不够。男女运动员都存在着投掷步第 4步左膝弯屈程度较大 ,左侧支撑无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9.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助跑速度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SCL—I型运动测速雷达,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助跑速度进行了比赛现场测试。经对所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后得出: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的助跑水平速度曲线变化不同,助跑的加速形式不同,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在今后的运动实践中,运动员应根据自身条件和训练水平,选择能充分发挥速度能力,又不影响最后用力动作完成的助跑形式  相似文献   
110.
男子标枪运动员张连标投掷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张连标掷标枪技术的分析,从助跑距离、助跑速度的变化以及最后用力过程中身体重心速度、标枪速度和运动员身体姿势角等变量,揭示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投掷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