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6篇
教育   877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本客观辨证地述评了后现代返魅哲学世界观关于宇宙物质实在深层有机差异的新见解,初步提出和运用特异物质自然力的概念来批判后现代返魅哲学世界观模糊意识概念、夸大偶然性和可能性及拒斥或淡化矛盾斗争普遍性的理论错误,并历史唯物地扼要探析了后现代返魅哲学社会历史观关于后现代“三大关系”、社会总体转向和现代性的继承诸问题的一系列观点之是非得失,旨在体现出真正的马克思学派在当代应坚持的理论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172.
国内学界存在着把生态文学无限泛化的现象,生态文学的概念和在中国的整体发展状况,需要明晰的厘定和清理。真正的生态文学是在现代性困境凸显和现代生态学成熟的特定社会历史和知识语境下产生的,并有着特定价值吁求。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学产生是在新时期以后,与中国30多年呈现的"现代性"快速发展的历史语境相呼应,表现出明显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3.
风险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性范畴,风险社会是现代性自反性运动的制度效应与负面后果。超越现代性风险困境的前提是反思启蒙与重构理性,因而必须重释生态启蒙。作为一种知性革命、政治运动与社会实践的生态启蒙,实质是启蒙的启蒙、理性的理性化,也是一种生态民主政治与批判性社会实践。生态启蒙要求吸纳生态理性、维护生态正义、开展生态治理与构建全球生态正义,通过重构人与人的利益分配机制与伦理道德规范而超越人与自然的二元困境,从而推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4.
局限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复杂性,胡适文学理论的复杂性表征有:陷入反"文以载道"的悖论中、"双线"文学史观与一元化的"白话文学正宗"论、理论预设的审美价值与时代要求的政治倾向。其矛盾也正体现了中国文学现代性历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5.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重大的转折性意义。《讲话》之后,解放区文学在方向、目的、范式,以及效力、作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转变。由《讲话》引领的文学转折是由现实的、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实语境的变迁,使文艺所关联的各种关系发生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正是《讲话》诞生的外部推力。《讲话》反思了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局限,发现并在实践中赋予了民众历史主体的地位。《讲话》思想逻辑内在的动因则是出于权力话语规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6.
采用目录法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发展的、历史的两条线索对国内外自我管理的心理学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首先,从发展的视角,就自我管理的内涵变迁、心理结构、发生与发展、心理机制及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综述了迄今自我管理之研究成果.然后,从历史的视角,按四个时期述评了自我管理研究的历史脉络及各时期的特征和传承创新.最后,展望了自我管理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7.
林海英 《海外英语》2012,(1):8-9,12
When Charles Dickens adopts the first-person narrative technique,he is providing us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novel and vivid portraits of the people in his time.  相似文献   
178.
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衡量古代的一所学校是否是大学,一要看它是否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二要看它是否具有现代意义。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办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后来大学教育的发展。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是中世纪西欧的波伦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等.而不是中国殷商时代的右学。中国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大学及“大学”二字,同今天意义上的大学不是一回事,如果把二者等同起来,则是很可笑的。  相似文献   
179.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现代性的伸展打破了社会封闭,并以理性主义的原则实现着人从传统束缚中的解放;但它同时又带着一种悖论性的后果,把人纳入工具理性的逻辑之中,使人在追逐利益中失去了超越性的批判精神。乌托邦以不与现实合谋的批判精神,引导人们在理想之光照耀下发现现实的缺陷,表达着对现代人困境的拯救。以人为本正是在现代性与乌托邦之间建立一条实现人的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0.
现代性作为源于启蒙理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强烈的怀疑、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以及永远面向未来、不停滞于当下的特征。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其内涵不断地更新。它自身所具有的反思和自反性,使现代性观念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克服自身矛盾的存在状态而不断地获得新的血液,得以启迪现世,惠及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