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教育   1945篇
科学研究   228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301篇
综合类   57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摘要:男子三级跳远是我国参加奥运会田径比赛的潜优势项目,专项力量是影响三级跳远比赛成绩和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我国最优秀的6名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安排。结论:1)我国男子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计划与负荷基本符合世界潮流,但训练中缺少单腿支撑进行的蹲、拉、提、举等练习,不够贴近专项需要;2)专项力量训练器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化含量不高;3)专项力量负荷调整控制主要依赖教练员经验与身体素质指标推算。  相似文献   
142.
采用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女单冠军和我国选手难度动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所选难度动作不缺组,分布较为均衡,但与冠军难度动作相比,难度级别明显较低,且难度级别分布明显成下降趋势,难度动作的完成与冠军选手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3.
析PIN结合论的运动负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阐述PIN结合论对运动负荷的构成、分类、属性,以及与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模型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旨在提高人们对运动负荷的全面认识,通过科学控制运动负荷,促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升运动员的综合制胜力。  相似文献   
14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等方法,从而提出运动极限适应训练思想.运动训练的基本特征是挖掘运动员最大潜力,人体运动能力是有极限的,在接近极限的临界负荷时训练效应最大。运动极限负荷训练,既不是胆大妄为,也不是盲目追求,必须是可控的和多学科支持保障的。  相似文献   
145.
观察15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武术大负荷训练前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氮的变化,分析血乳酸和血尿素氮与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训练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血乳酸和血尿素氮能够客观评定训练强度,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大运动负荷训练对学生血乳酸和血尿素氮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决赛比赛动作的研究,分析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运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男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和侧手翻转体90°类;决赛两跳动作难度A分均达到7.00分;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7.
针对游泳教学的特点在技术学习的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过程采用不同的策略,对提高游泳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游泳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8.
文章通过对武术运动内涵的探讨及发展历史的回顾,展开了对我国武术运动可推广前景的思考,本文把武术作为一种商品来研究,针对当前竞技场上武术的”异化”现象突出,以及当前对武术市场如何培育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狠抓武德教育;加强对武术理论和功能的研究开发;打破门户、流派偏见。  相似文献   
149.
论太极拳中的“逆向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朵奇葩,它以人为本,强调以拳为形式,来达到“太极”这种“自如、自然、和谐”的“状态”。文章引入了“反向”与“不自如”的运动——逆向运动,研究了逆向运动在太极拳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0.
太极拳的圆弧形动作有其独特的动作特点以及深刻的科学和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太极拳圆弧形动作的深层文化内涵是太极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深入了解太极拳的理论至为关键,对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且容易为世人所理解的太极拳圆文化的理论体系至为重要,也是研究太极拳文化一个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