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56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99篇
综合类   5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桑”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于表示采桑劳动过程的同时,亦有男女情爱之意蕴。这在《陌上桑》等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相似文献   
62.
中国古时之“小康”不外有三重含义:一曰生活稍有所安,一曰“家天下”之礼治杜会,一曰家境相对宽裕。近世又有康有为之小康社会理想,旨在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小康”之用诸现代,是邓小平对古人用于指谓物质生活水平的“小康”概念的革命性再造。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当初提出的建设“小康”或“小康社会”之含义的最新丰富和发展。现代小康社会理想根本不同于古代和近世的小康社会理想;现代小康生活亦根本不同于古人囿于自然经济的狭隘条件所向往的“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63.
由于语肓特质和语言历史的原因,英文句子比汉语句子相对较长,从而造成了英文长句汉译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语言特质及语言使用者的逻辑思维,推演出英文长句汉译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64.
学习型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对学习型社会的论述被置于报告的第三大部分,揭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型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大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加快了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步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国企改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渠道:擅自作价、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资产评估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破产、合资、合作中国有资产流失.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社会主义本质论解答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答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实践的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本质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者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将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7.
根据党的十六大有关精神,在全国全面实行奔小康工程。浙江省要求在2007年全省要达到小康水平。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欠发达地区。本文以浙江省苍南县括山乡为例,分析了欠发达地区贫困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其早日脱贫奔小康。  相似文献   
68.
李白剔骨葬友的宗教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文献Ф 176《佛顶尊胜洗骨变胜灵验别行法》以及相关的道教灵宝经典 ,特别是李白自己的《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清楚地表明 :诗人剔骨葬友的宗教根源极可能在于盛唐密教之佛顶尊胜信仰和道教救冥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红楼梦》作者十分娴熟地掌握了美丑对立统一的美学原则,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大量运用了以丑衬美、以“陋”衬美、丑中见美、美中寓丑等多种美丑相衬与转化的艺术技巧,让笔下众多人物外表与性格复杂斑斓,美丑互映,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深刻的共性,为中外文学画廊树立起一群夺目生辉的不朽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70.
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受多重综合因素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多变量模型的建立,为新疆全面小康社会的分阶段实现提供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