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40篇
  免费   1461篇
  国内免费   1252篇
教育   30720篇
科学研究   4230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8645篇
综合类   927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0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536篇
  2021年   1053篇
  2020年   1395篇
  2019年   1123篇
  2018年   804篇
  2017年   886篇
  2016年   952篇
  2015年   1765篇
  2014年   4654篇
  2013年   4683篇
  2012年   6070篇
  2011年   6190篇
  2010年   4188篇
  2009年   3538篇
  2008年   4108篇
  2007年   5058篇
  2006年   4550篇
  2005年   3815篇
  2004年   3041篇
  2003年   2263篇
  2002年   1733篇
  2001年   1351篇
  2000年   779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1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学记》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许多教育思想历久弥新,特别是其中的主体教学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仍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环境在应然的层面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实然的层面上,各高校情况参差不齐。这种现实状况的形成既有政策性的原因,也有人为性的因素,当前的出路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寻求统一而又极具操作性的“刚性制度”保障,推进先进教育个案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993.
高校教师是文化素质高、独立性较强的教师群体,因此研究高校教师资源的柔性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通过分析综合型大学教师资源的特性,探讨了柔性管理的内涵与特征,论证了高水平大学运用柔性管理理念管理教师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针对国内高校管理的问题与现状提出了我国建立高水平、综合型大学的高校教师资源柔性化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4.
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与体育课教学内容、方法、体育教师本身有关.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旨在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分析了高校成人教育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建立电子学籍档案的必要性,提出完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以此提高学籍档案的使用效益和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96.
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发展的关系。大学是城市创新的源泉,大学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学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源地,大学是知识创新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大学是城市连接全国乃至世界的桥梁。所以,“伟大城市要有伟大大学”。  相似文献   
997.
电大由于采用广播、电视、互联网,VBI等媒体进行教学,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以此为依据,明确其投资主体,办学方向,模式,提高使用率,本文的目的在于用公共产品理论来说明电大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西产开发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98.
对工科硕士研究生随机过程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阐述了随机过程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并对课程内容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针对传统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就如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采取多种模式并存,开展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任江林 《中国德育》2007,2(11):36-39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当前大学生缺乏感恩心的主要表现是:遗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淡化学校老师的教导之恩,忽略用人单位的知遇之恩,冷落社会的关爱之恩。为此,需要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