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1870篇
科学研究   17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9篇
综合类   214篇
信息传播   13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21.
中国城市的选址与西部地区的城市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城市都是经过精心选址以后才开始建设的,城址必须要求平原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地形有利、水源丰富、地形高低适中、气候温和、物产丰盈。这些地理条件恰好是中国西部地区所缺少的。中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城市化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大力发展小城镇,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2.
1985-2000年湘西、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天成  罗婉红  涂绍生 《体育科学》2004,24(3):43-44,50
为了提高湘西、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利用湘西、青藏高原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1)15年间,湘西、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土、撒族学生明显快于土家、苗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除土族学生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肺活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部分素质能力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其中,耐力素质多数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23.
我国西部地区居民体育健身情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地区居民体育健身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我国西部地区居民的体育态度积极,体育认知水平在提高,体育动机多样化,活动项目和形式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活动场所相对固定。但体育人口低于我国平均水平,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缺乏兴趣、方法、知识、组织指导和健身环境是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居民健身活动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4.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比较等研究方法。分析认为,西部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引入风险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其资金投入具有适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和高回报特征,风险投资的引入有利于西部体育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其开发提供资金和专业化管理。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包括:更新西部体育旅游产业投融资观念,建立西部体育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的退出和进入机制,建立西部体育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监管机制,制定鼓励西部体育旅游产业风险投资的政策和法规等。  相似文献   
125.
刘丹 《培训与研究》2003,20(3):72-73
区域发展政策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对此,作从指导思想、适用范围、实践经验、政策选择等五个方面提出个人的观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6.
里赞 《软科学》2002,16(2):74-77
本文通过对法律作为资源的理论阐述,以及法律资源配置在区域性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的分析,就西部开发中建立法律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资源配置中的侧重面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强调,在西部开发中建立法律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从政策调整向法律调整的转变,是西部区别于东部沿海地区开发的重要标志;这种转变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形式需要,而是社会发展的质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7.
西部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型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西部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型,综合研究了西部能源需求、西部能源开发、“西能东送”、污染物排放以及水资源需求等热点问题。文章讨论了几种能源开发利用情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决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8.
试论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杨  彭怡 《软科学》2003,17(6):73-76
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化对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要从根本上实现农业产业化、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只有尽快转移目前农村过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最后,文章对近期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9.
西部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 《现代情报》2007,27(4):2-4
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和必然趋势。文章分析了西部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0.
德、英、美等国的学者未系统研究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未全面把握马克思的上层建筑这个比喻性概念的丰富内涵,它包括思想、观念,政治结构、政治权力及政治行为,信用与虚拟资本等喻义。这些学者也未弄清上层建筑概念曾发生从思想观念到政治结构等的转移变化。德国学者中,柯尔希纳等对上层建筑所下的定义有失精确,哈贝马斯甚至认为在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再不适用于社会和国家的分析。英国学者莱尔因认为存在反映论的发展与基础-上层建筑的比喻缠结在一起的难题。美国学者麦克莫策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划分模糊不清,杰姆逊则认为马克思对基础和上层建筑经典式的区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不能令人满意。这些学者中有人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的新变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复杂情况来否定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企图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没有建树反而混淆了问题。由于上层建筑是一比喻性概念,它引起人们的误解和争论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