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26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长江下游是中国最早传入玉米并大面积种植的地域之一。自清代康乾年间始至当代,玉米日渐在杭嘉湖、皖南、皖西南和皖东苏西山区传播种植,先后形成约40个县域种植区;玉米在长江下游的传播路径有一点两线;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传种者以棚民为主、土著为辅,当代则是土著和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法研究了水杨酸(SA)对铅(Pb2+)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叶绿素含量、MDA含量、POD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A≤80mg/L时,能促进铅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表现为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增大,幼苗根长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大,MDA的含量降低,POD活性升高,等。当SA浓度为60mg/L~80mg/L,Pb2+≤1mg/L时,SA对Pb2+的解毒效应最明显,当SA浓度为100mg/L,Pb2+为8mg/L时,SA与Pb2+协同迫害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水分胁迫的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实验 ,研究表明 :①可将土壤持水量的 4 0 6 89%~ 5 5 79%和 79 99%作为叶片缺水及最适的外部形态指标 ;②干旱可以使株高低 2 2 5 6 %左右 ,而短时间内水分一直维持在田间持水量水平 ,对玉米的株高影响并不大 ;③比叶重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大 ,到田间持水量的 79 9%时达到最大值 ,随着湿度的进一步增加 ,比叶重反而略微变小 ;④叶片含水量与土壤湿度成正相关 ,吸收辐射率则受叶片湿度与厚度的影响 ,当土壤湿度达到持水量的 79 99%时 ,叶片吸收辐射率可达到 80 %左右。在此研究基础上 ,给出了包含浓度、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夏玉米叶片生产力计算公式 ,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区域生产力的可能影响 ,为当地政府开发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滦平试区春玉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肥料─产量效应和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分─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水分─产量效应接近显著水平,而肥料─产量效应在任何水分条件下均为正效应。作者认为,在目前生产力水平条件下,限制产量的主导因素是肥而不是水。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当地春玉米合理种植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9年在河南省西峡县、唐河县采集得到玉米穗腐病样品,样品经病原分离和单孢子纯化后,得到3个菌株Gz1、Gz2与Gz3(GenBank登记号分别为:HM769949、HM769950与HQ110051).在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rDNA-ITS序列分析,其结果表明3个菌株均与玉蜀黍赤霉菌(Gibberella zeae)有99%的同源性,用软件MEGA version 4.0构建基于r DNA-ITS序列系统发育树,3个菌株均与玉蜀黍赤霉菌在100%boostrap水平相聚于同一群;菌株Gz1、Gz2与Gz3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特征均与文献描述的玉蜀黍赤霉菌相符.为此实验选取了Gz1作为代表性菌株对玉蜀黍赤霉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覆膜种植水分利用效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覆膜种植夏玉米研究水分利用效率,采用人工打孔取土以及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覆膜种植能有效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夏玉米覆膜种植总需水量较露地减少34.14mm,水分利用效率比露地提高33.31%.作物系数KC值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其值为1.184.  相似文献   
7.
以鲁单981和强盛1号的为试验材料,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研究NaCl对玉米细胞保护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NaCl处理后,在取样时间内,实验组的CAT同工酶谱带均明显增强,POD同工酶谱带也增强,在SOD同工酶谱带中,实验组的谱带要强于对照组;而且,不同品种之间有一定的差别.玉米细胞保护酶在玉米对NaCl的抗性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发现当两种不同的玉米幼苗在28℃干旱下处理4d后,干旱处理的幼苗的存活率比未干旱处理的幼苗低,这说明此干旱条件使玉米幼苗受到伤害而降低其存活率.而且,在干旱胁迫过程中,干旱处理过的幼苗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发生了变化,在胁迫初期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上升,而在胁迫后期活性下降.测定酶液中的蛋白质发现,干旱胁迫使蛋白质含量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在干旱初期谷胱甘肽还原酶参与抗旱性的构建,后期由于蛋白质的降解而使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简圣宇  李蓉 《巢湖学院学报》2005,7(1):113-115,133
毕飞宇的《玉米》是当下一篇非常有特色的小说.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理论角度出发,试图对这一文本加以具体分析,从而发掘、揭示其潜沉于感性语言之下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0.
蜡质玉米淀粉的颗粒结构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Bra bender的粘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Broorfield旋转粘度计等现代仪器研究了蜡质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包括颗粒形貌、偏光显微结构、糊化特性、糊的透明度、糊的凝沉性、糊的冻融稳定性以及糊的流变性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蜡质玉米淀粉糊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属“剪切变稀”体系。蜡质玉米淀粉糊的透明度比普通玉米淀粉的要好,凝沉性弱,冻融稳定性好。这些为蜡质玉米淀粉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